人民网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杜燕飞)在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即将到来之际,第十二届“魅力之光”核科普活动启动仪式暨弘扬科学家精神院士专家讲座活动11日在北京举办。此次活动首次纳入“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旨在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弘扬“科学报国”传统,面向青少年开展核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宣传教育...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以及中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原子能积极响应中核集团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核科普热潮。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中国原子能旗下近10余家成员单位,精心策划并成功实施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核科普活动,旨在普及核科...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院长黄震表示,核科学以及核能利用普及是我国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以核能为主题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要进一步联动社会各界资源,为青少年搭建体验科创过程、增强科创兴趣、开展科创探索和提升科创素养的共建共享共通平台,为全国范围内营造优质而广泛的青少...
除此之外G7要求中国公布核武库规模,并与美国进行军控谈判之外,美国近日还发布了关于军控、防扩散和裁军遵约的《报告》,其中也指责中国核试验活动不透明。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美国每年炮制所谓《军控、防扩散和裁军遵约报告》给自己脸上贴金,以发展的身份对其他国家肆意抹黑,中方坚决反对。汪文斌说事实...
12月14日,我院“核盾”核应急医学科普基地组织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分队及四川核与辐射医学救援队林元杰、何江南、余可斌、蒋一平、钟佩君等5名队员,赴成都医学院附属小学(成都市新都区桂林小学)开展“2023全国科普日——科学第一课进校园”...
这要通过环境取样分析技术手段。任何核活动,不管采取何种保护措施,都会在相应的特定环境中留下微粒痕迹。微粒分析是环境擦拭样品分析技术中的一种。 实验室成员通过在核场所或其附近收集环境样品,对样品进行擦拭,再用仪器去吸取微粒样品,将其转移到石墨垫上,最后结合使用超灵敏分析技术获得其的相关信息。 通过检测...
央广网防城港6月2日消息(记者黄月芬 通讯员荣双兰)6月1日,在“六五”环境日到来之际,为深入开展核科普宣传,进一步拉近核能与公众距离,来自生态环境部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以下简称“广西辐射站”)、广西科普传播中心、防城港市生态环境局、防城港市科协以及中电投广西核电有限...
内核活动组件(Kernel Activity Component,KAC)是指内核中一组用于处理特定任务或功能的代码模块。每个KAC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可以独立运行或与其他KAC协同工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KAC: 进程管理KAC:负责创建、销毁和管理进程及线程。 文件系统KAC:负责管理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并提供对其进行访问的接口。
4月14日下午,由生态环境部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和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共同主办、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指导,为期15天的“‘圳’守安全 ‘核’你同行”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核与辐射安全科普展览活动在深圳市市民中心正式启动。该活动旨在宣传普及新时代国家安全、核安全的历史性变革,推动形成科学认识、理性看待、人人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