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权的取得的方式,具体有两种:通过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的形式。 1、商标权的原始取得,一般也可以被称为“商标权的直接取得”,它指的是商标权是由创设而来,其产生并不是基于他人既存之商标权,也不会以他的意志为根据; 2、商标权的继受取得,也可以被称为“商标权的传来取得”,它主要指的是以他人既存的...
商标权是商标专用权的简称,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商标权的特征有:(1)专有性;(2)时间性;(3)地域性;(4)转让性。 商标注册人依法支配其注册商标并禁止他人侵害的权利,包括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的排他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续展权和禁止他人侵害的权利。 ...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除了兜底条款外,规定了六种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其中,前三种是司法实务中较为常见的企业涉商标侵权情形。即: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包括服务,以下同)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
被许可人之所以能够成为诉讼主体是因为侵权行为导致其被许可的使用权受到了损害,而仅获得维权权利的主体与侵权行为并无直接利害关系。 ➤第三,以被许可人为原告的案件中,对于原告侵犯的权利应该有规范的表述,上海高院在2012年印发的《关于商标纠纷案件若干法律适用问题的解答》中就指出:注册商标的独占或排他被许可人...
总体上,审理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可以按照如下思路进行:1.审查原告是否有权提起诉讼;2.审查纠纷是否属于人民法院主管和管辖的范围;3.审查被诉侵权行为是否构成商标性使用,是否应当适用商标法调整;4.判断被诉侵权产品是否属于正品;5.如果被诉侵权产品属于正品,被诉使用行为是否超出合理必要的限度;6.如果被诉侵权...
商标权的使用取得方式: 商标权的取得,是指特定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对其商标依法申请并经商标局核准注册,即为取得商标权。商标权的取得即商标权法律关系产生。作为无形财产权和有形财产权一样,其取得方式依其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原始取得和传来(又称继受)取得。这两种取得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商标权的取得...
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中适用惩罚性 赔偿的主要法律依据 2013年8月修正的《商标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其中,恶意与情节严重是适用惩罚性赔偿的两个构成要件。2019年4月《商标法》再次修正,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
我国《刑法》中关于侵犯商标权的罪名一共有三个,包括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以及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本文将结合《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201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
一、企业名称权的法律渊源 二、企业名称作为商标的可注册性 三、企业字号作为商标注册的必要性 四、企业名称权与商标权的冲突和解决 · 结束语 引言 企业名称权与商标权在知识产权范畴存在高度重叠,二者同为知识产权领域法定权利,属企业无形资产,承载着企业商誉,对企业经营至关重要。《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