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看枳实栀子汤和栀子大黄汤。大病初愈后,若因劳累而复发,可用枳实栀子汤治疗。其方剂组成为枳实,炙后使用,栀子,擘开,豆豉,绵裹。这三味药,以清浆水先煮取,再加入枳实、栀子,最后下豆豉,再煮五六沸,去滓后,温分两次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可加入大黄,服之即可痊愈。枳实栀子汤与栀子大黄...
栀子厚朴汤 栀子干姜汤 枳实栀子豉汤 栀子柏皮汤 说一下香豉,也就是淡豆豉,本品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 Merr. 的干燥成熟种子(黑豆)的发酵加工品。 汉代《本草经集注》“豉,味苦,寒,无毒。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又杀六畜胎子诸毒”。 2020版《中国药典》写明...
栀子豉汤 【组成】栀子(擘)十四个,香豉(绵裹)四合。【用法】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二服。【方解】二物均属苦寒除热药,并均有解烦之特能,合以为方,故治烦热不得眠或心中懊憹者。 《伤寒论》第76条: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
栀子汤类 1. 栀子豉汤 【组成】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绵裹) 【用法】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错误)。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
五、栀子汤类方 目录 1、栀子豉汤 2、栀子甘草豉汤 3、栀子生姜豉汤 4、栀子干姜汤 5、栀子柏皮汤 6、栀子厚朴汤 7、枳实栀子豉汤 8、茵陈蒿汤 9、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1、栀子豉汤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栀子豉汤主...
5、栀子柏皮汤 261、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歌诀:伤寒栀子柏皮汤,湿热熏蒸肝胆伤,煎加甘草和中气,清热利湿善退黄。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肝胆清热发黄证。 临床运用:本方加黄连、黄芩治疗重症肝炎;加茵陈、茜草、郁金治疗钩螺旋体病发黄;合消风散、当归饮...
笔者根据临床应用栀子汤类方的体会,重温《伤寒论》有关条文,对栀子豉汤及其类方进行初步探析。 1 栀子汤类方组方探析 1.1 栀子豉汤 本方由栀子、淡豆豉二药合而成方,栀子味苦,性寒,大能降火除烦,可导邪热从小便而出,善泻心、肝、肺、胃、三焦经之火邪,《本草衍义》云:“仲景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
第五章 栀子汤类 第一节 栀子豉汤 一、用量 (一)仲景 栀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绵裹 (二)洄溪 栀子三钱淡豉三钱 二、定义 此因汗吐下余邪未净,胸膈壅滞,烦扰不宁。为制泄热除烦之小辛凉之清方也。 三、病状 (一)发汗吐下后,诸法俱用,未必皆误,而正气已伤矣。虚烦不得眠,虚为正气虚,烦为邪气扰,...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栀子豉汤类方共有8方,包括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枳实栀子豉汤、栀子干姜汤、栀子柏皮汤和栀子大黄汤。其中栀子豉汤是基础方,其余七方均是在其基础上加减而成的。 1.栀子豉汤 本方先后见于《伤寒论》76条、77条、78条、221条: ...
【原文】发汗吐下后,虚烦[1]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2],心中懊憹 [3],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4]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伤寒论:76)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