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可加味半夏、厚朴等,或减去川芎、加瓦楞子等。 柴胡疏肝散有理气的柴胡、香附、陈皮、枳壳等,活血行气的川芎,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可用于肝气郁滞导致的胁肋胀痛、寒热往来、善太息、脉弦等病证。 该方加化痰的半夏,宽胸下气的厚朴,可用于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的梅核气症状。 该方加当...
加减柴胡疏肝散是一种药物,主要功效用于乙型肝炎。加减柴胡疏肝散 【药物组成】柴胡10克,丹参15克,白芍12克,制香附12克,枳壳9克,白花蛇舌草30克,虎杖20克,木香9克,五味子15克,白扁豆10克,山药15克,甘草10克。【制作用法】每日1剂,每剂2煎,早晚饭前分服。3个月为1疗程,一般2至3个疗程。【功用...
加减柴胡疏肝散 【方名】加减柴胡疏肝散 【处方】柴胡、川芎、枳实、香附、陈皮、厚朴(各10g)、白芍、半夏(各6g)、甘草(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300毫升,早晚各服1次。 【适用病症】用于疏肝和胃、理气止痛。胃神经症(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型),症状为腹痛、腹胀、纳差、嗳气、伴有失眠、健忘、腹泻、易激动...
柴胡疏肝散加减。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 方剂组成及剂量(参考) - 柴胡6g、陈皮6g、川芎5g、香附5g、枳壳5g、芍药5g、炙甘草3g。 功效 - 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证,表现为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或易怒、脘腹胀满等。 方解 - 柴胡:为君药,疏肝解郁,可使肝郁之气得以条达。
柴胡疏肝散是治反流性食道炎的常用方,适应于胃胀满,胃痛连及胁肋,胸闷,嗳气,经常叹息,大便不畅,病症和情绪变化有关系,舌苔薄白,脉弦。 方为柴胡、白芍、川芎、香附、陈皮、枳壳、甘草, 加减方法:若胀重可加青皮、郁金、木香; 若痛甚者,可加川栋子、延胡索理气止痛; 嗳气频繁者,可加半夏、旋覆花,代赭石; ...
柴胡疏肝散,中医方剂名。为理气剂,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肋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歌诀 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立能消。组成 陈皮、柴胡、川芎、香附...
【按语】 加减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临床广泛用于各种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较重所致的病证。如肝炎、肝硬化、肝气犯脾克胃之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方中疏肝之药较多,量不宜过重,柴胡性升散,疏肝一般用6~10g即可。三棱、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肝区胃脘不痛者可去之,或只用一味即可。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心脏听诊:心率52次/分,各瓣膜末闻及病理杂音。病由精神遭受刺激,情绪波动而起。乃从肝郁气滞,痰瘀阻络,胸阳失展论治。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处方:柴胡、甘草、枳实、川芎、香附、佛手、瓜蒌、薤白、青皮、白芍、陈皮各10g,桂枝12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拟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子组成:柴胡,陈皮,川芎,香附,白芍,厚朴,枳实,荔枝核,青皮,半夏,甘草。外用疏瘿膏局部贴敷。调理思路:疏肝理气,行气散结。方中柴胡为君药,苦辛入肝胆,功擅条达肝气而疏郁结;香附味辛入肝,疏肝行气;川芎行气活血,开郁止痛;此两药共助柴胡疏肝解郁,为臣药。陈皮理气行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