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柴胡桂枝汤加附片 剂量:7剂 方组:北柴胡60g生黄芩20g姜半夏20g党参20g肉桂20g白芍20g炙甘草20g干枣6枚(撕)生姜20g(切)制附片30g 煎服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每剂以冷水1400ml泡透,煮药液至余600ml,分三次一天热服。 禁忌:忌食生...
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146条“伤寒六七日, 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作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的合方,原为伤寒太阳少阳合病而设。现代医家师古而不泥古,通过临床实践与研究,大大拓展了此方的应用范围,学习这些名家医案,...
方选柴胡桂枝汤加减。处方:柴胡15g,黄芩12g,党参6g,姜半夏12g,生姜4片,大枣12g,甘草6g,桂枝10g,白芍10g,薄荷6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3剂,霍然而解。 按语:经云:“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太少并病的治疗...
范氏医案;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咳嗽;张某,男,47岁,1986年4月9日来诊;病史-外感咳嗽一周,夜间咳甚,痰清稀有白沫,时发烧,自汗出,微恶风寒,胃纳不佳,恶心呕吐,二便正常,口苦,咽干,不思饮食;舌淡红润,苔薄白,脉弦。脉症分析:此患者发热、汗出、微恶风寒,为太阳病中风桂枝汤证;...
当脉诊结束时脑海里首先想到的是柴胡桂枝汤但是柴胡桂枝汤脉浮缓长弦迟长不足均为阳虚之象百思不得其解后思索半天方悟出此证为麻黄附子甘草汤合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医案五则 医案一:女,24岁,面部曾长期外用维肤膏、皮炎平等含激素类药膏,目前面部日晒、风吹、腥辣饮食、不良情绪、更换面部化妆品等均可诱发...
刘志龙运用柴胡桂枝汤医案三则* 黎崇裕 李俊 陈威妮 邓芬芳#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东 珠海 519000 关键词柴胡桂枝汤 刘志龙 医案 刘志龙教授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临证善用经方,柴胡桂枝汤是其喜用经方之一,现举验案3则,以飨读者。
按语:肝胆失于疏泄,乘克脾土则泄泻,伴腹痛、心烦、呕恶、苔薄黄、脉弦数,乃肝胆郁滞化火之象。又见恶寒发热,则表证无疑,故用柴胡桂枝汤以散太阳之邪,和少阳之气,邪去气和则泄止。 八、癫痫 兰景宽医案:刘某,女,19岁,1988年9月12日初诊。诉5年前因生气后出现典型癫痫大发作,后反复发作,在多家医院检查...
柴胡桂枝汤即由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取其半组合成方,旨在以桂枝汤之半,解太阳未尽之邪,以小柴胡之半,解少阳之微结,故又称柴胡桂枝各半汤。但《伤寒论》原方中柴胡用量四两,是方中用量最大的一味药,这样称其为柴胡桂枝各半汤,是不贴切的。王邈达说:“特以柴胡一味,用任其全,故名柴胡桂枝汤,亦即以别柴桂...
柴胡桂枝汤医案五则.docx,柴胡桂枝汤医案五则 医案一:女,24岁,面部曾长期外用维肤膏、皮炎平等含激素类药膏,目前面部日晒、风吹、腥辣饮食、不良情绪、更换面部化妆品等均可诱发面部肿胀、瘙痒、僵硬不适等症状,西医诊断:激素依赖性皮炎,简称激素皮炎。 舌诊:舌淡胖
刘渡舟医案:张x x,女,59岁。素有风湿性心脏病。初冬外感,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胸胁苦满,心悸,不时有气从心下上冲咽喉,则烦悸不宁。处方:柴胡12克 黄芩6克 桂枝9克 半夏9克 生姜9克 大枣5枚 炙甘草6克。三剂而诸证皆安。 柴胡桂枝汤应用范围广,在内、妇、儿、皮肤、五官科均常用。其中以治疗内科病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