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戏 [ liǔ zi xì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liǔ zi xì ] 以柳子为主要戏牌的鲁剧。分布于鲁西、豫东和苏北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大家还在搜 最苦柳琴戏苦女泪全集 王三姐住寒窑柳琴戏 宫中杨柳戏青娥 邹城民间柳子戏 柳子戏经典唱段 江苏...
正在播放[非遗里的中国第三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柳子戏 《非遗里的中国》第三季 20241221 01:33:00 《非遗里的中国》第三季 20241228 01:34:00 节目看点 [非遗里的中国第三季]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00:00:37 [非遗里的中国第三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柳子戏现存的俗曲,许多与明、清俗曲刻本中的曲牌名称相同,如《山坡羊》、《琐南枝》、《耍孩儿》、《沽美酒》、《黄莺儿》等。由此可见柳子戏主要是在元、明、清以来民间流行的俗曲小令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 清初,《聊斋志异》作者、山东淄川(今淄博)人蒲松龄就曾编过“戏三出”:《考词九转货郎儿》、《钟...
微窥2023年我国南北两个戏曲剧种山东柳子戏和祁剧的相互普查状况,两个同属四大声腔系,同获国家级非遗桂冠,其普查的数字,虽未发布,但已具参考价值:山东柳子戏已有四百余年发展史、当代初步确认的传统剧目两百余出(包括昆曲、高腔、京剧剧目近百出),有剧目目录存在的近两百出中,已完成整理和开始挖掘的近百出;初步统...
这种集合了宫廷大曲、民间俚曲和俗曲小令,现存不同唱法曲牌600余支的“金曲库”,就是被称为“百调子”的柳子戏。 柳子戏,是我国戏曲四大古老剧种之一,素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之称,“东柳”指的便是柳子戏,由元、明时期的“弦索”系统演变而来,...
柳子戏,中国戏曲四大古老剧种之一,素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之称,而东柳既是山东柳子戏,其活跃在鲁西南、豫东、苏皖北部、黄河以北清丰、大名一带,距今已有600余年以上的历史,被称为戏曲的“活化石”,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作为柳子戏的发源地之一,以及近现代柳子戏的...
柳子戏 柳子戏是弦索系统的古老剧种,流行于山东、河南、苏北、冀南、皖北一带。清丰柳子戏又称“百(北)调子”、“柳子腔”、“弦子戏”,是由元明时期的北曲弦腔发展演变而成的一个地方声腔剧种,主要在河南清丰一带流传。 明代洪武年间,宫廷戏曲传入清丰县,唱腔音乐多为“...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11日讯柳子戏是曲牌戏,传承至今已有600多年了,山东郓城是柳子戏的发源地。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柳子戏最大的特色:花脸唱得声如雷,小生唱得云上飞,既有北曲豪放粗犷又有南曲委婉细腻。
柳子戏具有北方戏曲的豪迈和南方戏曲的婉转和婉约,象我们山东人一样,率直而细致。在这里欣赏一出柳子戏,仿佛在聆听山东的历史与人文,这种魅力令人难忘。还好,我们国家是很看重这些东西的。2006年五月二十日,柳子戏正式入选全国首届“全国非遗”。这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庇护!各级有关部门对柳子戏的保存与继承做了...
柳子戏是流行于以菏泽、济宁、徐州为中心鲁苏豫皖冀五省交界的三十余个县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名弦子戏,黄河以北有“糠窝窝”、“百调子”、“吹腔”之称呼,是中国汉族戏曲古老声腔之一。中国戏曲史上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称的“东柳”就是山东柳子戏。2006年5月20日,柳子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