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北京称为幽州,50秒视频为你介绍首都博物馆的一级文物幽州书佐秦君神道柱, 视频播放量 67、弹幕量 0、点赞数 1、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0、转发人数 1, 视频作者 杰哥带您看世界, 作者简介 在这里看祖国大美每天用1-2分钟时间带您领略咱们的博物馆、文物、古迹和戏曲
神道柱,又称墓表,是置于陵墓神道前端两侧的石柱,主要作用为神道的标识。神道柱指引之处必有相应大墓。来此游玩的游客常对神道柱的历史背景感到疑惑。然而,世代居住在此的原杭州牛奶公司的职工,年幼时常在申明庵、二郎庙以及神道柱旁嬉戏游玩,他们的祖辈们都流传着一个与...
东汉故幽州书佐秦君之..左图为南朝模仿东汉恢复的神道柱,右为东汉神道柱,1964年发现于北京石景山。现存有石柱两根,额上隶书“汉故幽州书佐秦君之神道”。另有柱础、墓阙残构件,共十七件。墓建于东汉永元十七年(105年)。柱子的
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套神道柱为“秦君神道柱”,此石柱出土于北京石景山区永定河故道,共有两件,建造于105年。秦君神道石柱柱顶佚失,柱身及柱础完整。两件规格相同,通高2.25米,四方形柱额长0.48米,宽0.43米。柱身雕通长直线竖纹,柱上部雕两只螭虎盘于柱侧承托柱额。额上为汉隶竖刻3行,...
杨府君神道柱,东晋时期的文物,通高82cm,宽44cm。这件石柱于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被刻制,共有7行43字,采用隶书体。神道柱在东汉时期便已出现,通常树立在祠堂、陵墓等建筑物的神道入口处。神道柱通常由三部分构成:下部的基座,即柱础;中部的柱身,柱身上部刻有长方形石额,额下可能饰有...
南朝时候帝王们(以及王侯们)的神道柱书法石刻真的很治愈强迫症。图1:南康简王萧绩(梁武帝萧衍的四儿子,24岁英年早逝)的神道柱之一上正书正读(从右往左写)的“梁故侍中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康简王之神道”;图2:萧绩的另一根神道柱上正书逆读(从左往右写)的“梁故侍中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康简王之神道”...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柱及阙残件,展出于首都博物馆。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柱及阙残件是北京地区出土最早的有纪年铭文的石刻,也是现存年代最早的神道柱。其由两组石刻构成,柱身通体雕瓜棱纹,首部两侧雕螭虎,螭虎尾部绕于柱后相交。 博物馆展陈高标准,照明就用埃克苏!让文物活起来,好灯光会说话!#展厅实拍##灯光设计##照明...
《杨府君神道柱》,东晋,高82cm,宽44cm,现藏故宫博物院。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刻石。存文7行43字,隶书体。神道柱在东汉时已出现,是树立于祠堂、陵墓等建筑物之前神道口处的石柱。神道柱有3部分:一是下部基座,即柱础;二是中部柱身,柱身上部有长方形石额刻字,额下有的饰以浮雕;三是柱顶部圆形上盖...
由于它后来广泛使用于宫殿、桥梁、陵墓等地,为此,人们又称它为神道柱、擎天柱、万云柱、石望柱、表、标、碣等。在我国后来保存最完整的一套神道柱为“秦君神道柱”,此石柱出土于石景山区永定河故道,共有两件,建造于1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