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枝舞 [ zhè zhī wǔ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zhè zhī wǔ ] 唐代西北民族舞蹈。自西域石国(今苏联·中亚塔什干一带)传来。最初为女子独舞,舞姿矫健,节奏多变,大多以鼓伴奏。后来有双人舞,名《双柘枝》。又有二女童藏于莲花形道具中,花瓣开放,出而对舞,女童帽施金铃,舞时转动作声。
柘枝舞含义解释 柘枝舞 [ zhè zhī wǔ ] ⒈ 唐代西北民族舞蹈。自西域石国(今苏联·中亚塔什干一带)传来。最初为女子独舞,舞姿矫健,节奏多变,大多以鼓伴奏。后来有双人舞,名《双柘枝》。又有二女童藏于莲花形道具中,花瓣开放,出而对舞,女童帽施金铃,舞时转动作声。
柘枝舞是中亚一带的民间舞,舞蹈音乐:柘枝舞伴奏音乐以鼓为主,间有歌唱,舞姿美妙、表情动人。史料记载中查实此种柘枝舞所用的鼓,类似于新疆的手鼓,不过新疆的手鼓四周有铃环,而此种柘枝舞的鼓是在鼓边及中间设置为有孔的圆铜片。 舞蹈场景1:较正统的中亚柘枝舞 舞者在鼓声伴奏下出场、起舞,舞者身穿柔软贴...
给柘枝舞配乐的羯鼓 柘枝舞的伴奏乐器主要以鼓为节奏,在舞蹈开始的时候,要先击鼓,白居易《柘枝妓》诗云:“连击三声画鼓催。”在“长安三万里”电影中,李白为女子伴奏用的羯鼓,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羯,是一种打击乐器,南北朝时从西域传入,盛行于唐代。在陕西考古博物馆保存着一面唐代的陶质“羯鼓”...
我是柘枝娇女。□□多风措。□□□住。深□妙学得柘枝舞。□□头戴凤冠□□□纤腰束素。□□遍体锦衣装,来献呈歌舞。 又唱: 回头却望尘寰去。喧画堂箫鼓。整云鬟、摇曳青绡,爱一曲柘枝舞。好趁华封盛祝笑,共指南山烟雾。蟠桃仙酒醉升平,望凤楼归路。 唱...
[博物馆乐游记]鼓曲《柘枝舞》 演奏:李文博 舞蹈:王娇娇 00:01:32 [博物馆乐游记]《乐游记》 鼓:李文博 00:00:39 [博物馆乐游记]琴曲《流水》片段 演奏:林晨 00:00:29 [博物馆乐游记]琴曲《梅花三弄》 演奏:孙灜 00:01:33 [博物馆乐游记]琴曲《碣石调·幽兰》 演奏:林晨 00:01:52 [博物...
《柘枝舞》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著名健舞,在唐代广泛流传。 唐朝文人们留下大量描写柘枝舞的诗文。比如: 章孝标《柘枝》:“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移步锦靴空绰约,迎风绣帽动飘飖。” 张祜《观杨瑗柘枝》:“促叠蛮鼍引柘枝,卷帘虚帽带交垂。紫罗衫宛蹲身处,红锦靴柔踏节时。” 白居易《柘枝妓...
柘枝舞,这支曾风靡唐宋两代的西域乐舞,属于古代宫廷舞蹈分类中的'健舞'。不同于柔婉抒情的'软舞',健舞以刚健迅捷著称,其疾转如风的舞姿与唐代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完美契合,成为丝绸之路上最耀眼的艺术明珠。 健舞与软舞的划分始于盛唐,前者包含《剑器》《胡旋》《柘枝》等十余种,后...
柘枝舞 成语(Idiom):柘枝舞发音(Pronunciation):zhè zhī wǔ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们在困境中仍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被困难所压倒。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柘枝是一种树木,枝条干燥且易折断。舞指跳舞、舞蹈。成语中的“柘枝舞”形象地比喻人们在困境中像柘枝一样保持挺拔、乐观的状态,不...
柘枝舞静静紫715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9.1万 19 0:23 App 柘枝舞 4万 11 0:31 App 柘枝舞 6.6万 21 0:23 App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1.8万 2 2:16 App 这是宿命感太强了《壁上观》翻跳完整版 658 -- 1:12 App 看人间故事 都逃不过离别 ❀ 半生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