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Geeta Narlikar实验室发现六聚体核小体同样可以被酵母源染色质重塑复合物INO80滑动【4】,引起了领域对其识别与滑动机制的广泛关注。2023年6月29日,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EMBL)Sebastian Eustermann课题组的张敏博士等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Hexasome-INO80 complex ...
BioArt补记:就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Dale B. Wigley课题组和David S. Rueda课题组合作在Science杂志发表长文,解析了酵母SWR1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结合核小体的三维结构之后一周左右,来自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徐彦辉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ryo-EM structure of human SRCAP complex的研究论文【13】,首次解...
首次解析了染色质重塑复合物与非经典核小体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六聚体核小体的识别与滑动机制,及其在基因组环境下参与基因表达调控与染色质风貌塑造的
ATP依赖的染色质重塑(ATP-dependent chromatin remodeling)是细胞核内压缩、解压缩DNA的一种重要机制,从而使得染色质中的DNA保有参与复制、选择性基因表达、DNA损伤修复以及重组的功能。SWI/SNF家族复合物是真核生物重要的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其亚基突变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1】。SWI基因首先在筛选导致酵母交配型转换(...
该论文报道了人源染色质重塑复合物PBAF在活性状态下结合核小体的结构,揭示了由12个亚基组成的PBAF复合物的组装方式,识别核小体的机制,为众多与人类疾病相关突变的致病机理提供了理论框架。 陈柱成教授研究团队长期深耕于染色质重塑领域,发表了一系列...
所以,我们以此作为切入点,利用靶向 SWI/SNF 染色质重塑复合物 ATP 酶的蛋白降解剂,抑制 SWI/SNF 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功能,降低增强子区域的染色质开放程度,从而在体内及体外高效且选择性地抑制雄激素受体依赖型前列腺癌的生长。简单说来,前列腺癌中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就像一场提线木偶戏,AR、FOXA1 等转录因子...
染色质中的基因在不同的细胞或不同的内外环境里均可随着染色质重塑而被调控进入相应的活化或抑制状态,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或产生对生物体自身有益的变异。染色质重塑复合物被认为是染色质活化的动力,与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RNA干扰等一起重塑染色质结构,成为与经典遗传密码不同的表观遗传调控。本文将对染色质重塑...
细胞染色质结构变化调控遗传信息的开放程度,从而影响基因活性,改变细胞命运和细胞状态。这一过程在发育、免疫应答、肿瘤发生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利用ATP的能量,染色质重塑复合物滑动、弹出、交换或解聚核小体,实现对染色质结构的动态调控。其中,ISWI家族染色质重塑复合物ISW1a不仅能滑动核小体,还能感知周围染色质环境...
当细胞发生分裂时,它保留了关于如何生长的信息和关于成为什么类型的细胞的指示。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圣犹达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对这些过程如何运作有了新的认识,揭示了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以前未被重视的作用。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5月2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itotic bookmarking by SWI/...
2019年11月1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陈柱成、北京大学生命学院高宁与美国犹他大学Bradley Cairns课题组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核小体结合状态的染色质重塑复合物RSC的结构》(Structure of the RSC complex bound to the nucleosome)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