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格森的绵延说和他的记忆理论有密切关联。 按照这种理论,记住的事物残留在记忆中,从而和现在的事物渗透在一起:过去和现在并非相互外在的,而是在意识的整体中融混起来。 他说,构成为存在的是行动;但是数学时间只是一个被动的受容器,它什么也不做,因此什么也不是。他讲,过去即不再行动者,而现在即正在行动者。但是...
这是因为, 空间将不再单纯是一种外在性形式,一种歪曲了绵延本性的屏障, 一种扰乱了纯粹之物的非纯粹之物,一种与绝对相对立的相对;它本身应当在事物之中、在事物之间和绵延之间的关系之中有其根据,它同样也属于绝对,它有其属于自己的 “纯粹性”。 3: 绵延从本质上说是记忆、意识、自由。而且它是意识和自由...
先说结论:柏格森口中的「绵延」,实际上就是心理学中的「意识流」,也就是我们意识中感知到的所有感...
柏格森时间绵延理论 柏格森的时间绵延理论和他的记忆理论有密切关联。按照这种理论,记住的事物残留在记忆中,从而和现在的事物渗透在一起:过去和现在并非相互外在的,而是在意识的整体中融混起来。他说,构成为存在的是行动;但是数学时间只是一个被动的受容器,它什么也不做,因此什么也不是。他讲,过去即不再行动者,而...
直觉的产生与记忆相关。柏格森认为,记忆是独立的,区别于当下的感觉,记忆既是对过去影像的保存,又是精神的加工,也就是说记忆融合了物质和精神,将二者统一起来。记忆不一定是客观事物本身,也不是当下的体验,而是一种经由精神提炼的保存物质的形式。记忆与绵延的时间一样,不可重复,每一个记忆,就是每一个绵延...
这是因为他们描述世界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心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是强度、绵延、自由决定,而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是广延、数量、条件与结果的必然联系。物理现象被分割和量化,并且服从必然的因果律。而心理的强度、绵延是一种性质,而不是数量或者大小,我们的意识状态不是无连续性的众多体,而是不可分割的:绵延。我们在...
在柏格森的哲学中,绵延是人类体验现实的基础。他认为,我们通过绵延感受到时间的流动和变化,而这种感受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真实理解。绵延不仅贯穿于我们的内心,也存在于周围的世界中。它超越了我们的理性思维,使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事物的存在和本质。 绵延还与我们的记忆和想象力密切相关。我们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
于是时间、空间在艺术家意识同我们的意识之间所筑起的一道高墙就这样被拆去了。绵延作为人的心理深层次的意识状态是不易被觉察的,而艺术审美感的获得,是同这种绵延的意识之流的作用分不开的。柏格森是一个善于运用比喻的哲学家,他用气缸来比喻生命冲动。整个世界就是由生命冲动的两种相逆运动而构成的,一方面是...
柏格森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以一种绵延的形式存在,包括人类的大脑和那一刹那的记忆。人们普遍认为记忆或者回忆存储在大脑中其实是毫无依据的,大脑只是分析处理器,而不是存储器,真正的记忆(又叫纯粹记忆)一直处在绵延之中。大脑不存储记忆,也不产生意识,更没有什么智能,它里面的中枢神经系统只不过是一堆传导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