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的柏人城遗址于今年8月正式启动第五次考古发掘工作,目前正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田野作业。该遗址曾于2016年、2018年、2022年和2023年进行过4次发掘。今年考古发掘共有三处发掘点,总发掘面积约800平方米。柏人城遗址是我国保存较好的古代中大型城池之一,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
12月16日,柏人城遗址北城墙部分考古现场。河北日报记者 闫德见摄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闫德见)12月12日,位于隆尧县的柏人城遗址完成了第五次考古发掘,在3块考古区域共发现道路、城墙、夯土、灰坑、房址、水井、墓葬等各类遗迹近300个。令考古工作者惊讶的是,在这里,他们首次发现宽达40米的主干道,下边...
中新社邢台10月11日电(裴国荣 孙立强)“在柏人城遗址以往发掘中,曾发现过规模较小的道路遗迹,这次是首次大规模地揭露柏人城的主干道。”11日,正在柏人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副主任、副教授王子奇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柏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占地面积400...
柏人城遗址位于我市隆尧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400万平方米,是我国保存较好的古代中大型城池之一。2016年、2018年、2022年、2023年,文物部门曾对柏人城遗址进行过4次发掘。今年7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人民大学、省文物考古研究...
▲ 柏人城遗址第五次考古发掘现场近日,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双碑乡亦城村东南部的柏人城遗址,迎来了新一轮的考古发掘。现场布局井然,16个探方逐一展开,中国人民大学的考古队员们正忙碌而有序地挖掘着,目前多数探方已深入至文化层。▲ 考古队员在柏人城遗址第五次考古发掘现场紧张作业据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2023年度考古工作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已于8月初正式启动,发掘面积是400平方米,预计10月底完成发掘。”柏人城遗址考古项目总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吕学明说。河北历史文脉有两大重要源流,一是燕文化,一是赵文化。据史料记载,柏人城始建于春秋,是战国时期赵国重要城市之一。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因...
河北历史文脉的两大源流,一是燕文化,一是赵文化。不久前,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柏人城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顺利完成。据史料记载,柏人城始建于春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年来,距今2600多年的邢台柏人城遗址考古持续引发关注,矗立风中的柏人城遗址,向世人诉说着这座古城昔日的繁华与悲壮。考古人员对...
柏人城始建于周襄王二十八年,汉唐时期为柏人(柏仁)县的县城,沿至唐天宝元年因水患而废弃。2013年5月,柏人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8月19日拍摄的柏人城遗址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陈雷 摄)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人民大学、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邢台市文物保护和研究...
记者了解到,本次发掘所得材料以两汉时期为主,发现的年代最早遗物为春秋晚期鬲足,年代最晚遗物为唐代晚期邢窑“盈”字款白瓷碗底。一方面,10余件春秋晚期鬲足的存在表明,柏人城区域在春秋晚期有人类在此活动。从目前的发掘资料看,很难与史料记载的晋文公始建柏人城相对应,而大量两汉时期遗迹及遗物的发现,...
近日,正在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进行的柏人城遗址第五次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考古团队首次发掘出柏人城主干道。该主干道宽40米左右,南北走向,路面有大量车辙痕迹。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柏人城遗址占地面积400万平方米,是中国保存较好的古代中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