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枢密使是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起源于唐朝,到了宋朝,枢密使的职责和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2. 在宋朝,枢密使与宰相共同处理军国大事,尽管宰相主要负责政务,枢密使则主管军事,两者权力相等。3. 宋朝枢密院长官的设置经历了多次调整。北宋初期,枢密院长官仅设“枢密使”。4. 到了太宗淳化二年(9...
枢密院通事是掌管呈递奏章、传达皇帝旨意等事的官职 枢密院,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五代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唐始设枢密使,掌文书,以宦官任之。后唐时枢密使辅佐宰相,分掌军政。宋设枢密院与“中书”分掌军政大权,号称“二府”。辽代按南北面官设北枢密院和南枢密院。元代,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事务...
1. 在我国古代,枢密院是中央军事机构之一,主要负责军事事务的策划和指挥。2. 知枢密院事是处理枢密院具体事务的高级官员,需要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以协助朝廷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维护国家安全。3. 知枢密院事的职责范围广泛,包括管理枢密院的日常工作、在军事战略、战术等方面提供建议,协助皇...
枢密院是唐朝开始设立的一个官署,辽、宋、元等朝代也有类似的机构。枢密院的长官称为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主要掌管军政。宋朝的枢密院是地位等同于中书省的军务机构,枢密使是枢密院的最高领导,主管该机构的大小事务,也就是全国的军务。在其之下,还有一位枢密副使担任副手。知枢密院事是枢密院的...
历史知识> 签书枢密院事 官名。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枢密使曹彬随太宗征太原,始以枢密直学士石熙载签署枢密院事,为枢密院代理长官,后用为次官。避英宗赵曙名讳,改签书枢密院事。元丰改制罢。元祐三年(1088)复置,后定为从二品。辽代北、南枢密院分设签书北、南院枢密使事,位在同知枢密使事下。金置于枢密...
签书枢密院事 签书枢密院事是宋官名,为知枢密院事的副职,本名签署枢密院事,避宋英宗赵曙讳改。
曾任枢密院副使,改任同知枢密院事,位列宰执,后外放秦州知州,驱逐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使之从边地成为北宋的内地。回朝后担任过参知政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温仲舒被封为昭文馆大学士,不久去世,享年67岁。追赠左仆射,谥号为恭肃。 章楶章楶(1027年-1102年),字质夫。建宁军浦城县(今属福建省南平市...
职权范围逐步缩小。宋代枢密院不设枢密使及副使时,其主官称知枢密院事,佐官则称同知枢密院事,或简称知院、同知院。宋政府大量起用士人担任枢密使,实际上是继承了五代以来的枢密使制度,彻底完成了枢密使从内廷向外朝的转变同知枢密院事是佐官,类似于副宰相 ...
枢密院事 卿古溪山 著 更新时间:2021-05-18 18:16:17 开会员,本书8折购 >最新章节: 第7章 主动结交歌姬古代言情 古典架空 元顺宗时期枢密院都指挥副使朵察帖木儿,与叔叔脱脱一起打败燕帖木儿、伯颜等人,期间因安邦朝廷需要,娶当朝礼部尚书之女许知文为妻,却因许知文保留着前世现代记忆而来,便悄悄协助朵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