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对谈中,作家林棹把自己比做蕨类植物,她说:“来生考虑做一只雨燕,那是无脚鸟的表弟。” 林棹的声音也带着一丝亚热带的味道,这种味道浸润到写作中,使得她的小说馥郁着潮湿的岭南气息。2019年,林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流溪》。这部长篇处女作入围第三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名单,获2020年豆瓣读书...
在创作《阿维农》时,林棹涉世未深,小说的结局仍带有童话色彩。三十多岁后再次拾笔,作家对人生和文学也有了更多的沉淀和理解,她重写了这部小说,赋予《流溪》截然不同的结局。 《流溪》的开篇如同眼花缭乱的文学万花筒,林棹将德鲁伊、T.S.艾略特、陀思妥耶夫斯基、罗伯·格里耶、加缪等名字一股脑砸向读者后,才缓缓...
🌿林棹的《流溪》。 直到拍照时,我才意识到书名原来是《流溪》,而不是我之前误读的《溪流》。 🚌在公交车上读了三十页,不得不暂停一下。可能是天气太热了,气温突然升高,整个人在热浪中膨胀,变得浮躁起来。 🌳书中描绘了少女、杨白马、父母、同学等角色,以及奇幻、流淌、天马行空的意象。阅读时仿佛置身于...
“流溪”未远,“潮汐”又来。仅仅一年后,林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潮汐图》再次被《收获》刊发,单行本于2021年11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再次收割一众赞叹。 从《流溪》到《潮汐图》,纳博科夫气质的文学句法,绚丽依旧,并更加沉稳。在保持语言凛冽诗意、准确有力的同时,林棹证明出她具备随物赋形、描摹细节、构建角...
林棹《流溪》:不可信叙述者是现实生活中的常客 文| 中国作家网 王杨 《流溪》是林棹的长篇小说处女作,首发于《收获》2019长篇专号(夏卷)。1984年出生于深圳的林棹,高中时参与网上文学论坛,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做过实境游戏设计师,卖过花种过树。《流溪》这部作品“开始了两次”,前身名叫《阿维农》。进入《流溪》之...
《流溪》这本书,真的是一本让人又爱又恨的书。刚拿到手的时候,封面的水绿色让我觉得像是在翻开一个秘密。读起来的感觉就像是在解谜,像是在做侦探工作。书中的意识流风格、长难句和复杂的专有名词堆砌,让人不得不从一堆看似无序的文字中寻找逻辑线。穿插其中的破碎片段和张枣儿的混乱思绪,更是让人在寻找真...
在一次对谈中,作家林棹把自己比做蕨类植物,她说:“来生考虑做一只雨燕,那是无脚鸟的表弟。” 林棹的声音也带着一丝亚热带的味道,这种味道浸润到写作中,使得她的小说馥郁着潮湿的岭南气息。 2019年,林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流溪》。这部长篇处女作入围第三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名单,获2020年豆瓣读书年度中...
🖋️作者:林棹久未涉猎国内女性作家的小说,这本《流溪》在极致的时间和心境下阅读,仿佛能感受到深夜的沉静🌙或夏日的燥热☀️。文风独具匠心,意识流般地“堆砌”辞藻,现实与梦幻交织,岭南的潮湿感扑面而来,阅读体验颇具挑战。主人公张枣儿在青涩的年纪中寻找被爱的确定感,试图救赎过去的伤痛。整本书如同日...
林棹的长篇小说《流溪》是一部记忆、家庭、成长和个人选择的作品 #人物故事 - 云逸书院于20240618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5229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林棹,1984年生于广东深圳。2019年,首部长篇小说《流溪》首发于国内一流纯文学杂志《收获》,并于2020年4月小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迷雾般的语言,构造出梦幻与现实交织的思想丛林,散发出纳博科夫式的文本气质,一鸣惊人。“流溪”未远,“潮汐”又来。仅仅一年后,林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潮汐图》再次被《收获》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