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林惠祥的专著《文化人类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被列为大学通用教材的人类学专著。同年,他在厦门大学西侧顶澳仔住家二楼,创办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筹备处,将自己历年搜集的考古、民族、民俗等文物,连同华侨、热心人士捐赠的文物一起陈列,供校内师生及校外各界人士参观。1935年,为深入研究台湾高山族,丰富...
林惠祥于1929和1931年两度赴台湾进行人类学田野调查,历经艰难险阻,成为国内最早且系统地对台湾高山族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学者。他写就的《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是中国首部系统研究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的著作。1934年,林惠祥的专著《文化人类学》出版,对中国民族的来源及划分系统、民族文化等问题提出很多创见,是中国首部...
林惠祥是中国文化人类学、台湾民族志研究、南洋考古学、民族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他不畏艰辛,两度赴台,开展台湾民族学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台湾土著民族文化,撰写了《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系列研究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的著作;他撰写的《文化人类学》,是第一部被列为大学通用教材的人类学专著;他撰写的...
林惠祥在书中首先介绍了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概念。他认为,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生活方式,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个定义明确了文化的广泛性和深远影响。他还指出,人类学是研究人类在各个方面的学科,包括生物学、民族学、语言学和考古学等。这个观点让我明白了人类学的多元性和综合性。 接...
《文化人类学》是林惠祥创作的人类学作品。出版信息 作者:林惠祥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11-9 纸张:胶版纸 页数:499页 定价:47.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ISBN:9787100083768 内容简介 《文化人类学》初版于1934年,是当时大学文化人类学的教本。全书通俗地介绍了人类学的定义、对象...
林惠祥(1901-1958),我国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考古学家、民俗学家。1901年6月1日,林惠祥出生于福建晋江县一个小商之家,其曾祖父曾在台湾经商,但到其父林毓鉴时已家道中落。林惠祥自幼随父在台湾生活,宜统元年(1909年)回到故乡石狮蚶江读私塾。他自幼聪颖好学,1911年考入福州东高学堂,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想要了解人类学的朋友们,这本书绝对不能错过!《文化人类学》是我国第一本人类学教科书,由林惠祥先生撰写。这本书不仅语言亲切,图文并茂,读起来非常轻松,而且涵盖了人类学的多个方面,包括原始物质文化、社会组织、宗教、艺术和语言文字等。📚虽然书中的一些理论可能对今日的人类学有些过时,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
在他的著作中,他着重研究了文化人类学这一学科的基本概念、方法论和理论框架,并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地调查,阐述了自己对人类文化的独特观察和理解。在这篇读书笔记里,我将就林惠祥的著作进行综述和分析。 林惠祥的著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关注文化人类学的基础概念和理论,另一部分则着重关注该学科在实践中的应用...
林惠祥,祖籍福建泉州石狮,新加坡归侨。中国文化人类学、台湾民族志研究、南洋考古学、民族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1901年,林惠祥出生于福建晋江一个小商之家。曾祖父在台湾经商致富,但到父亲林毓鉴时已家道中落,经营困难。自幼聪颖好学且...
台湾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人类学家李亦园教授生前尝谓:以林惠祥教授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是厦门大学最重要的文科学术传统之一。 林惠祥《韩信论》第2页 (中评社 林艳摄) 林惠祥教授是台湾台北人,从小生长在福建。他自述曾在福州“朝夕勤读,继二年,至十八岁,中英文果有中学毕业之程度。中文尤颇能写作,曾翻译英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