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周洋:梁思成对林徽因的第一印象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南方女子,但后来接触后,梁思成发现林徽因思维非常敏捷,非常有思辨能力。很多人认为林徽因是一位事业型女性,一直在外面测绘、做建筑图,但实际上她也非常顾家,而且是一位非常好的母亲。比如,林徽因在子女8岁时,给他们写的信都饱含温情,也影响着我们家的每一代人...
1932年,梁思成在蓟县独乐寺 梁思成手绘独乐寺结构图(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插图) 所以,梁思成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一方面是为了复兴国家和民族文化,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培养建筑师的创造力,为了建设一个新国家。 林徽因先生也曾从美学角度阐述过中国古建筑的价值: 中国建筑的美就是合于这个原则,其轮廓的和谐,权衡的俊秀...
直到梁思成偶然在《敦煌石窟图录》一幅唐代壁画中看到“大佛光之寺”,无疑黑暗中的一抹曙光! ▲敦煌壁画中的大佛光之寺 彼时,距离“卢沟桥事变”爆发不到1个月,战火的逼近,让这次寻访迫在眉睫。 梁思成顾不得严重的脊椎病和腿伤,林徽因也顾不上日益严...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与梁思成的爸爸梁启超是好朋友,因此两家希望促成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他们一起前往美国,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躲避徐志摩对林徽因追求的干扰。1926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大学校园中合影留念。当时22岁的林徽因穿着短袖旗袍,披着学生发型,显得清纯而优雅;而梁思成则身着西装,双手背后靠在一棵大树上。在...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一张难得的合影,原本是中国建筑专业有名的神仙伴侣,却为研究保护古建筑,而辛苦奔波,梁思成卧病不起,林徽因消瘦憔悴。 但二人有显然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并不关注,他们神情专注,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面前的设计图上,金红交映正是新中国国徽设计方案的初稿,它倾注了夫妇二人多少心血。
照片中,20岁的梁再冰身着军装,笑容灿烂;45岁的林徽因一手插兜,神情略显疲惫;梁思成西装革履,气质依旧,却难掩身体的虚弱。这张看似普通的家庭合影,却蕴含着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为什么梁再冰会选择参军?林徽因和梁思成又是如何看待女儿的这一决定?这对建筑界的“金童玉女”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起伏?不同的选择...
八十六年前的夏天,33岁的林徽因和36岁的梁思成,第三次踏上前往山西考察之路。 ▲林徽因与梁思成 此前日本学者不止一次叫嚣:“在中国大地已经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构建筑,想去看只能去日本京都、奈良。”但梁、林偏不信这个邪。 直到梁思成偶然在《敦煌石窟图录》一幅唐代壁画中看到“大佛光之寺”,无疑黑暗中的一...
1927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婚礼,林徽因自己设计婚纱凸显个人独立开放的思想,足见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林徽因与梁思成 在欧洲进行蜜月旅行期间,夫妻二人考察欧洲古典建筑,并每日写下考察日记。回国后,他们在东北大学创建了建筑系,撰写中国建筑史,不断为国家建筑文物事业而奔波,前后共调查了190个县2738...
梁思成顾不得严重的脊椎病和腿伤,林徽因也顾不上日益严重肺病,先坐火车、后汽车、再骡子,最后步行,几经辗转来到藏在山西荒野中的五台县佛光寺。 ▲梁思成与林徽因前往佛光寺的路上 一见误终生!梁思成后来在《中国建筑史》中这样写道: “除殿本身唐代木构外,殿内尚有唐塑佛菩萨像数十尊,梁下有唐代题名墨迹,栱...
林徽因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先驱者之一,她对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她与梁思成一起,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调查,收集了大量珍贵的信息和图片,编写了一些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著作。他们组织了考察团队,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并发表了多篇论文。这项研究工作对于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