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广东的客家文化,河源的林寨古村是一个不容错过的瑰宝。这个位于和平县的古村落,以其独特的大型四角楼建筑群而闻名,是中国最大的客家四角楼建筑群之一。🏛️🌾 林寨古村的四角楼,白墙黑瓦,与周围的田野、河流和蓝天白云相映成趣,仿佛将人带回了那个辉煌的明清时代。这些四角楼不仅是建筑的艺术,更是历史的...
相比之下,梅州、惠州等地的客家古村落虽然也很有特色,但林寨古村的四角楼建筑群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林寨古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当时,驻守河源的大将赵佗派了一名姓林的统军在这里建筑村寨屯兵积粮,于是林姓人开始在林寨生根开花。到了元朝,陈氏士族南迁到林寨落居,逐渐取代了林姓,所以现在村里的居民大部分都姓...
“林寨古村”是粤东北和平县林寨镇内兴井村和石镇村的合称,其传统格局保存完好,民居建筑具有浓郁的客家特色,尤以四角楼著称,2012年被列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林寨镇地处东江支流浰江下游的椭圆形盆地内,南接东江正源,北通赣南。和平县处在粤赣文化交汇的区域,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建县,隶属惠州府,至清光绪二...
早期四角楼结构以版筑夯土墙承重为主,结合山墙搁檩,堂横屋则在礼仪空间中较多采用木结构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四角楼高度变矮、墙体变薄、厅堂变宽并引入了檐柱、金柱和木梁架,在空间组织方式和结构体系上,四角楼和堂横屋两种屋式在晚清时期得以融合。 附表 林寨古村空间演变过程与社会经济动因 作者简介: 黄丽丹,华...
这就是位于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的林寨古村。古村不仅拥有中国最大的四角楼古建筑群,还遗存着古巷、古井、古墙、古道、古寺、古亭、古桥、古树等独特的“老八古”,是中国保护最完整的客家古村之一。2008年,林寨古村成功跻身广东省首批27个古村落之列。
永贞楼:不仅是古村中最高大的建筑,还是村里最早的四角楼。它的造型独特,坚固如金汤,石达开曾久攻不下。颖川旧家:林寨的建筑名称一般都以“第”或“楼”命名,比如“大夫第”和“永贞楼”,唯有“颖川旧家”却是一个例外,既不叫什么“第”,也不叫什么“楼”,而是叫“颍川日家”。这四个字是谭泽闿所写,...
📍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东南部的林寨古村,是中国最大的四角楼建筑群所在地。这里保存完好的古民居有24座,都是典型的客家民居风格,展现了清代至民国时期客家人的生活风貌。🏡特色建筑: 1️⃣ 谦光楼:这座古村中最负盛名的四角楼,平面呈长方形,四角建有碉楼,雕刻精美,整栋共有十厅十一井房间258间,可容...
林寨古村四角楼大体上以大夫第命名,如新朝议第、老朝议第、司马第、中宪第等。司马第也称“九栋屋”。该建筑为府邸式结构,厅廊屏风十分考究,气派蔚然。由于厅堂宽阔,当地很多戏剧演出都选在此地。 位于该村中的“两宜”当铺,是谦光楼与广文第两家富绅合办的乡村银行。村民说,该行账房先生是出名的神算子,能两手...
林寨古村的双堂屋与堂横屋外观近乎一致,且在平面组织与功能构成两方面呈现相同的逻辑,依据建造时间的先后表现为宅地尺寸的由小及大,这使得从双堂屋演变为堂横屋的过程显而易见。与此相对,林寨四角楼在外观、体量上与双堂屋和堂横屋的差异颇大,这一客家大型宅第在林寨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林寨古村坐落于浰江北盆地中间,村前是古云山、大岭山,正面远眺林寨主峰铜锣嶂,浰江河在两山中间自西向东流经林寨镇,在东水汇入东江。 鸟瞰林寨古村。 黄赞福 摄 林寨古村距林寨镇政府1000米,京九铁路和和平县旅游大道从村后经过,省道骆米线和县道206线从村旁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