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圣彩两度受邀撰写长文综述,系统总结AMPK和葡萄糖感知的研究进展。2022年,林圣彩团队历经7年的科研攻关,首次从分子角度勾画出了二甲双胍行使功能的路线图,为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于今年2月24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学术论著 截至2021年11月,林圣彩先后发表论文110余篇,他引次数达10000余...
免疫沉淀结合质谱发现v-ATP酶乙酰化最常见,添加抑制去乙酰酶的烟酰胺和曲古抑素A,阻止了 LCA 介导的 AMPK 激活,表明去乙酰化是 LCA 的一种可能作用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确定了关键氨基酸残基,这些数据表明LCA对V1E1的去乙酰化通过溶酶...
此外,进一步探索最终找到了石胆酸的分子靶点——TULP3(从1655个SIRT1互作蛋白中逐一验证发现而得),并发现了TULP3能够通过激活sirtuin-v-ATPase信号轴,激活在卡路里限制中起到延缓衰老关键作用的AMPK,结合此前的系列发现,都交汇到低葡萄糖感知通路的v-ATPase-AMPK 的主干道(“华山之巅”)上(见下图)。立足...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揭示了AMPK-PDZD8-GLS1轴的生理功能。他们以热量限制为条件——它被发现能够激活AMPK,并通过AMPK行使延缓衰老的功能,又以秀丽隐杆线虫和小鼠为模式动物,观察到了热量限制所引起的延缓衰老以及寿命增长也依赖于AMPK-PD...
1. 血清中的代谢物可激活AMPK 研究人员推断,卡路里限制后发生变化的血清代谢物也许能够诱导有益作用。在接受卡路里限制4个月后,小鼠血清(CR血清)足以激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HKE293T细胞及原代肝细胞和肌细胞中的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AMPK被认为是关键分子,介导卡路里限制的有益作用。给自由饮食的小鼠灌注CR...
近日,厦门大学林圣彩院士和张宸崧教授团队在《Cell Research》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题为“AMPK-PDZD8-GLS1轴介导热量限制诱导的寿命延长”。这项研究揭示了通过改变碳源利用方式,热量限制能够有效延缓衰老并延长生物体寿命的新机制。 热量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 CR)是一种持续性地限制机体摄入总热量的饮食...
林圣彩团队发现,AMPK通过激活一种名为PDZD8的蛋白质,直接调控了谷氨酰胺的代谢。敲除AMPK或PDZD8基因后,谷氨酰胺的分解显著减少,证实了这条通路的重要性。研究团队还解释了为何谷氨酰胺分解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首先,谷氨酰胺在血清中的浓度相对较高,禁食期间更是如此,远高于肌肉间质和循环中的游离脂肪酸。
谷氨酰胺是低葡萄糖条件下主要的碳源:在低葡萄糖条件下,谷氨酰胺分解(谷氨酰胺分解)先于脂肪酸氧化(FAO)发生,AMPK 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PDZD8 是 AMPK 的新底物:PDZD8 是一种 ER 定位的蛋白,被 AMPK 磷酸化后释放其内在的抑制,允许其 CT 结构域与 GLS1 相互作用并增强 GLS1 活性。
在报告中,林圣彩院士特别强调了“七分饱”对健康的重要性,节食会改变胃肠的食糜质地,从而改变肠道微生物,产生如石胆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可通过激活AMPK来延长寿命。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赵静薇现场报道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作为CDS官方指定媒体单位,将持续跟踪报道,为广大读者第一时间传递会议精彩内容。
研究显示,LCA能被有效地吸收到线虫和果蝇体内,激活AMPK,并使雌雄同体线虫的平均寿命从22天延长到27天(增加23%),使果蝇寿命从47天延长到52天(雄性增加11%)和从52天延长到56天(雌性增加8%),与CR在线虫和果蝇中表现出的延寿效果相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