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林同骅(1911年5月26日-2007年6月18日),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市,航空及工程力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林同骅早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即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 ,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专攻飞机制造。1937年回国在清华大学从事研教,抗战时期随清华...
林同骅与美国工程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林同炎,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同骥并称为“兄弟三院士”,而著名历史学家、莎士比亚研究家林同济也是他的堂兄。在学习生涯中,林同骅于1911年5月26日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市郊外的狮子山。随后,他随祖父迁往福州,之后移居北京。在幼年时,由父亲和叔伯教授《四书》...
林同骅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航空工程、工程力学、非弹性构造以及金属疲劳。航空工程:作为一位在航空工程领域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林同骅在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工程力学:林同骅专注于力学理论研究,出版了《非弹性结构理论》等著作,并发表了大量关于结构分析、塑性力学等方面的论文。非弹性构造:他在非...
【名家博士论文 | 林同骅院士博士论文】林同骅(Lin, Tung Hua)先生是航空及工程力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业的先锋。1953年获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 “Response of contact accelerometer under steady state and transient motions” (接触式加速度计在稳态和瞬态运动下的响应)。该论文收录在ProQues...
林同骅,原籍福清市东瀚镇东瀚村,1911年5月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市郊外的狮子山。是中国著名航空及工程力学家、美国工程院院士。林同骅早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专攻飞机制造。1937年回国在清华大学从事研教,抗战时期随清华先迁南京,后迁成都。1937回国后,参与设计中国第一架长距离飞行的"C...
林氏三兄弟院士:林同骅、林同炎、林同骥.doc,林氏三兄弟院士:林同骅、林同炎、林同骥 林同骅:航空及工程力学大师 原籍福州的林同骅(桦),1911年出生于四川重庆,1914年随父亲林若卿移居北京。1929年,林同骅入交通大学唐山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攻读土木工程系
林同骅是一位在航空工程、工程力学、非弹性构造、金属疲劳等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他在美国底特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专注于力学理论研究,并出版了《非弹性结构理论》等著作,发表数百篇关于结构分析、塑性力学、疲劳力学的论文。他主持了多项由美国科学研究署及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空军科学研究署...
务处主持设计试造,试造室主任便是林同骅。成员之一有他的弟弟林同骥。1944 年,试造成功的飞机运往重庆试飞,试飞的有林同骅本人和志愿上机者林同骥。 1944年8月18日,林同骅和同事驾机由重庆飞往成都,完成新机的处女航。
祖籍我市东瀚镇东瀚村北窗自然村的林同骅、林同炎、林同骥,就是这些人物中的佼佼者,被人誉为“兄弟三院士”。其中,林同骅现为美国土木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林同炎生前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林同骥生前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学部委员(后改为院士)。他们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