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历: 1987-1994,在西南政法大学学习,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 2001-2004,在西南政法大学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4-1999,在广东省惠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 1999至今,在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任教。 主要讲授课程: 1.刑事诉讼法 2.证据法 3.法律文书写作 科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审判中心视...
3.《日、德、中三国适用起诉便宜原则之比较》,《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二)著作类1.《刑事诉讼与基本人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2.《21世纪中国刑事程序改革研究》(合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5月。 林劲松 法学专著(同名著者未经筛选) 网上书店暂未收录 ...
林劲松-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免费编辑修改义项名 所属类别 : 教师 林劲松,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刑事诉讼法、证据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林劲松 职业 教师 代表作品 《对抗制国家的无效辩护制度》等 研究领域 刑事诉讼法、证据法
2016 - 林劲松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1 收藏相关文章 我国证据分类制度的功能反思——以刑事诉讼为中心的分析 2015 - 林劲松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1 收藏相关文章 我国证据分类制度的功能反思---以刑事诉讼为中心的分析 2015 - 林劲松 -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导师介绍:林劲松 姓名:林劲松 性别:男 所在学院:光华法学院 职称:副教授 研究领域: 刑事诉讼法、证据法 学习工作经历: 1987—1994,在西南政法大学学习 1994-1999,在广东省检察机关工作 1999至今,在浙江大学法学院任教 个人主要成果:
2021-01-24 15:33:09 content 学习经历: 1987-1994,在西南政法大学学习,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 2001-2004,在西南政法大学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4-1999,在广东省惠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 1999至今,在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任教。 column_name 个人简介...
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18-09-4 09:03 来自微博weibo.com 林劲松:法定证据种类的解释视角反思——以刑事诉讼为中心的分析】法定证据种类的传统解释应当受到质疑。传统解释选择了一种“大诉讼”场域的解释视角,将证据保全资料与被保全的证据视为同一证据种类。这种观点模糊了不同证据种类之间的逻辑界限,导致人证类证据...
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18-05-30 09:59 来自360安全浏览器 【林劲松:证据真实性的回归---兼论证据概念的解释方法】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在证据概念的定义上“材料说”取代了“事实说”,导致由“事实说”引申出来的“证据应当真实”的命题面临被否定的风险。证据真实性的传统解释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的误区...
2019年10月31日,光华法学院法律硕士法学党支部于党员之家开展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专项党课学习活动,本次党课学习活动由学院党委委员、教工党总支书记林劲松老师担任主讲,会议由陈静主持。 林劲松老师首先切入各类因社会影响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