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他一直呼吁历史学应当向不平等宣战,《彼美淑令》一书即是对传统历史学和历史编纂学的挑战。在此书序言中,编者开宗明义,强调传统历史学和历史编纂学是中国古代当权者塑造性别不平等格局的帮凶,这一论断引人深思。如编者所言,“女性被制度性地排除在历史编纂之外”(序言第1页),故而现代学人为古代女...
《周书》专题|林一翀:西魏北周墓志中的“边缘人” 多文本交织的个体生命史 近年来以碑志为主要资料的个体生命史研究,多关注“边缘人”的历史。这些“边缘人”在传世文献中籍籍无名,出土材料有助于还原他们的生平,使后人得以了解以往不为人知的人生。然而,包括墓志在内,中国古代关于个人生平的资料,几乎都是基于个人...
林一翀 4月21日 15:29 来自HUAWEI Pura 70 转发微博 @VisionWanda字幕组-幻红Daily 【🎁转发抽奖】漫威“最有案底”的“反英雄团伙”来袭!广州@幻红观影团 与上海@W的平方观影团 开启#雷霆特攻队# 线下观影活动!每场都有精美饭制物料可供选择,还有官方独家好礼抽奖!(广州、上海漫威粉线下观影群见评论...
【上海书评:林一翀评《彼美淑令》︱故事即关怀】罗新长期从事石刻研究,著有《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近年来,他一直呼吁历史学应当向不平等宣战,《彼美淑令》一书即是对传统历史学和历史编纂学的挑战。在此书序言中,编者开宗明义,强调传统历史学和历史编纂学是中国古代当权者塑造性别不平等格局的帮凶,这一论...
《周书》专题|林一翀:西魏北周墓志中的被隐诛者 西魏北周纪年墓志的著录与研究 墓志,以及其他类型的石刻,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者不可忽视的资料。在西魏北周史研究中,传世文献的稀少使得墓志的价值更加凸显。利用墓志进行研究,首先需要掌握检索方法,了解研究时段内墓志的存佚状况,以免因失检导致研究不尽周详。
隋初所撰«李寶艷墓誌»记:祖柱國、隴右十二州諸/ 軍事·行臺、左僕射、太尉公、隴西郡開國公諱虎,秉圖上宰,率土具瞻。 李寶艷身份:唐太祖李虎的孙女。 作者林一翀在论文开篇提到:“2017 年5 月4 日,筆者在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庫房考察時,發現一方史料價值不凡但尚未對外公佈的隋代墓誌,即唐太祖李虎孫...
《周书》专题|林一翀:西魏北周墓志中的“边缘人” 多文本交织的个体生命史 近年来以碑志为主要资料的个体生命史研究,多关注“边缘人”的历史。这些“边缘人”在传世文献中籍籍无名,出土材料有助于还原他们的生平,使后人得以了解以往不为人知的人生。然而,包括墓志在内,中国古代关于个人生平的资料,几乎都是基于个人...
林一翀评《彼美淑令》︱故事即关怀 《彼美淑令:北朝女性的个体生命史》,罗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6月出版,356页,72.00元 在人类悠久的传记传统中,传主通常是因事业成就或社会地位而享有声名的人物。现代史家将目光投向以往被忽略的人物,以发掘失落的故事为目的,试图展现宏观历史关怀未至或有意遮蔽的图景。
林一翀评《彼美淑令》︱故事即关怀 《彼美淑令:北朝女性的个体生命史》,罗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6月出版,356页,72.00元 在人类悠久的传记传统中,传主通常是因事业成就或社会地位而享有声名的人物。现代史家将目光投向以往被忽略的人物,以发掘失落的故事为目的,试图展现宏观历史关怀未至或有意遮蔽的图景。
然而,包括墓志在内,中国古代关于个人生平的资料,几乎都是基于个人在政治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的。政治体内部的中心与边缘,是多重而相对的,上至皇帝下至奴隶,所有人的生命历程都被打碎,融入线性的历史叙事中,个体生命沦为历史事件的注脚,每个人都难免在历史文本中沦为边缘人(例如皇帝作为储君时的经历,一般不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