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赤衣病为枇杷一种重要枝干病害。枝干染病后,病枝上的叶出现凋萎,病枝外表附着一层粉红色或白色菌丝,有时也会产生稍隆起的小块点(病菌的白色菌丛),发生严重时引起树皮裂开脱落,呈溃疡状,以至枯死。
病菌以菌丛在病部越冬,翌春气温升高,树液流动时开始向四周扩展蔓延,不久病疤边缘或枝干向光面产生粉状物,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危害。浙江3月下旬始发,5~6月份进入发病盛期,11月后转入休眠越冬,5月下至6月下旬、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出现2个发病高峰期。该病发生与温度、雨量关系密切,气温20...
枇杷赤衣病怎么预防?有经验老农支招,以下几个问题非常重要 他们受到创伤的袭击。 白粉菌层形成于4月下旬,担子菌形成于5月初。 高峰期是从5月下旬至6月上旬以及9月下旬至10月下旬。 该病的发生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在温暖多雨的地区或几年中严重。 另外,树木老而脆弱,经常遭受严重的疾病侵害。 红虫的发生与降雨...
枇杷赤衣病的防治方法:①剪除病枝,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源。②3~4月间及时喷药防治,可用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2.5%腈菌唑乳油2500~3000倍液喷治,每2周喷一次,连喷2~3次。
枇杷赤衣病以菌丝和白色菌丛在病部越冬,翌春,病菌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附着枝条表皮,遇高温多湿则发芽,长出白色菌丝,侵入木质部引起发病,在温暖、潮湿季节发生较烈。一般每年4月上旬开始发病,8月以后发病少。
(1)合理修剪,剪去过密的内膛枝和上部大枝,冬季修剪时注意剪除病枝,集中烧毁。(2)加强栽培管理,做到合理施肥,改善排灌系统。(3)2月下旬芽萌动时枝干涂刷80%石灰水预防。(4)3月中旬至6月上旬、9月上旬,先用刷子把枝干清洗干净,然后涂上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20天再涂一次...
异名Erytricum salmonicolor称鲑色伏革菌或红网膜革菌,属担子菌门真菌。症状 4-5月间温度升高时发生,被害新枯萎。先是树干先端枯死,在树干上附着1层白色至粉红色丝状薄膜,树皮龟裂枯死,有时生白色点状孢子丛,梅雨前后产生担孢子。主要特征 枇杷被感染后,病枝上的叶片萎凋,病枝外表附着一层粉红色或白色菌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