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地构造演化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地质时代。在漫长的地质历史长河中,中国大陆经历了多次裂解、聚合和变形,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地质构造格局。一、 前寒武纪:古老陆块的形成 古老陆块的形成在寒武纪之前,中国大陆的雏形已经开始形成。这一时期,华北、华南和塔里木等多个陆块从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出来,作为独立的陆...
中国新生代大地构造图主要反映了新生代阶段中国范围内的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基于构造控盆、盆控岩相组合的基本原则,通过对新生代构造、沉积盆地(群)、火山岩、岩浆岩、变质岩、隆起带和大型变形构造的综合分析研究,厘定出I—Ⅲ级构造单元的划分方案,并能直观地反映出中国新生代的构造演化...
在此构造期末,发生强烈的构造—岩浆运动,使下古生界地层以及更老岩层褶皱变形,逆冲推覆,伴随大规模的玄武岩浆喷发和花岗岩浆侵入活动(如峨眉山、塔里木等地),以及二叠系地层不整合覆盖在老地层之上。在我国,此构造—岩浆事件主要见于新疆、内蒙古、昆仑山、峨眉山等地区,在华南地区表现...
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一层硬壳,包括大陆和海洋地壳以及上部地幔。它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坚硬部分,也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岩石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构造演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球内部的物理化学过程、板块运动、地球表面的侵蚀和沉积等。本文将讨论岩石圈的构造演化历史,以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重要性。#全民科...
地球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星球,其上分布着七大洲,它们是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澳洲和南极洲。我们生活在其中一块洲地上,但是否曾想这些洲地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大洲的构造与演化。一、构造板块理论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是通过不断的运动而相互转化的。地球上的硬壳包裹着液态外...
晚三叠世—新近纪(227~2.6Ma)演化阶段 中国晚三叠世—早侏罗世(227~176Ma)大地构造期 中国中侏罗世—白垩纪(174~65Ma)大地构造期 中国古近纪—新近纪(65~2.6Ma)大地构造期 中国太古宙—古元古代(1800Ma以前)大地构造 中国太古宙—古元古代(1800Ma以前,习称早前寒武纪)的地质记录主要保存在于华北陆...
注:地质年代表会根据新的发现而改变,有些资料可能是旧的,供参考 太古代 太古宙tàigǔzhòu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个宙。约开始于38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球表面很不稳定,地壳变化很剧烈,形…
简述中国大地构造的演化。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三大固结期和三大转折期 固结期:低槽封闭,地台形成,地壳相对稳定的时期; 转折期:地套破坏,低槽形成,地壳相对活动的时期; 固结期: 1、早元古代,形成中朝准地台; 2、晚元古代,形成中国古地台; 3、生代末(海西)古亚洲地台形成。 转折期: 1、寒武纪起,...
拆沉模式包括以下构造演化阶段:(1)造山带俯冲增厚,(2)俯冲地壳和岩石圈地幔拆沉,(3)软流圈的上涌,(4)岩石圈的反弹形成伸展构造(图7)。 图7 碰撞造山后伸展构造垮拆沉模式示意图 新生代中国西部汇聚东部裂解漂移 中生代晚期欧亚东缘的伸展构造在欧亚东部区域产生了一系列裂谷盆地,它们也是新生代中国大陆裂解的基...
形成了南秦岭的构造-岩片系统,并伴随低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燕山期的第二期高角度逆冲推覆运动,形成了巴山弧形弯曲,进一步塑造了勉略-石泉构造带的构造现象。以上概述了南秦岭的主要地质组成和构造演化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和构造活动,共同构成了南秦岭复杂的地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