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访平泉的俳句诗人松尾芭蕉追思源义经和奥州藤原氏留下俳句: 夏草や、兵どもが、夢の跡 (夏草青青繁茂地、兵将灼灼如梦迹) 図=「源義経」歌川国芳作
三百多年前,松尾芭蕉写《奥之细道》行纪时来到了平泉(岩手县),那时正值梅雨季节。那里是奥州藤原氏炫耀其一时的荣华富贵而源义经最终了结一生地方。“长夏草木深,武士留梦痕(夏草や兵(つわもの)どもが夢の跡)”这句有名的俳句刻画了象一枕黄粱美梦般短暂缥缈的情景。 û...
俳句有今天的景象完全是松尾芭蕉的功绩,称之为俳圣。不消说,这个称誉是仿照杜甫的诗圣,而杜甫对芭蕉...
俳句,由音节分别为五、七、五的三个固定形式句子组成,以三句十七音为一首,是一种包含季节用语的,日本独有的短诗型文学形式,由中国古代汉诗的绝句日本化发展而来。 松尾芭蕉(1644-1694),名宗房,别号桃青,被称为俳圣,是江户前期的俳人,他将俳句形式推向顶峰。而时值初夏,北京风和日丽,绿树成荫,本期让我们一起...
夏草や兵どもが夢の跡(长夏草深茂,武士留梦痕。) 在这首俳句里,自然之永恒不变(不易)与人事之无常变化(流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迸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震撼人心。中世社会上流行的“无常观”对近世的松尾芭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芭蕉的弟子向井去来就“不易流行”和“无常观”的关系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先师首...
其实芭蕉的母亲据说是爱媛县宇和岛市人,父亲是伊贺人,身份是乡士(平时是农民,战乱时可以升级为武士),所以两者均说得通。芭蕉本名松尾藤七郎、松尾宗房,别号桃青等,后改芭蕉,通称忠右卫门。1694年10月12日卒于大阪。 在俳句的世界里,松尾芭蕉是无与伦比的一代宗师。他经过苦心钻研,将俳句从俳谐的诙谐导向...
松尾芭蕉的俳句其实很不好翻译。俳句多有实物来引出画面感,可这实物若照直译出来,要么便是感觉通过堆砌...
松尾芭蕉的俳句 热度: 奥の细道 松尾芭蕉 热度: 松尾芭蕉(1644~1694)是日本江户时代著名俳人,生于伊贺国上野(今三重县西北部上野盆地的上野市)一个农民家庭,也有人说其是武士家庭。其实芭蕉的母亲据说是爱媛县宇和岛市人,父亲是伊贺人,身份是乡士(平时是农民,战乱时可以升级为武士),所以两者均说得通。芭蕉...
奥义技能:对全体敌人造成3次累计攻击的法术伤害, 技能满 144 日本时事吧 福冈少女 三重县 松尾芭蕉、俳圣殿松尾 芭蕉(生於宽永21年(1644年),卒於元禄7年10月12日(1694年11月28日)),是日本江户时代前期的一位俳谐师的署名。他公认的功绩是把俳句形式推向顶峰,但是在他生活的时代,芭蕉以作为俳谐连歌诗人而...
这部作品集中, 松尾芭蕉以他最闻名的俳句为所经过的景色留下了引人入胜的翩翩诗采。 松尾芭蕉在《奥之细道》 中写过这样一句: “夏艸や 、 兵共が、 夢の 跡”(古日语里“草” 写作“艸”), 意思是“夏天草凄凉, 功名昨日古战场, 一枕梦黄粱。” 人民网将其翻译为: “在生长夏草的地方, 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