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在图书馆伏案读书的“拾荒老人”韦思浩。10多年来,老人每周都会有几个下午呆在图书馆。“不能把书弄花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次读书前,他都会将手洗得干干净净。老人读书很专注,由于视力不好,他把书凑到眼前,看得津津有味。有时找到了喜爱的报纸,他顾不得回到自习区入...
6年前,“拾荒老人”韦思浩因在杭州图书馆洗手后阅读的细节感动万千网友。2015年末,老人去世后,他依靠退休金和拾荒收入捐资助学的事迹方为人知。2018年铜像揭幕现场 受他感染,社会热心人士发起韦思浩爱心雕像公益众筹,并特别邀请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设计制作了老人的铜像,安放在杭州图书馆。杭州市图书馆事业基金会在朱炳...
"韦思浩精神永存" 韦思浩的事迹展和朱炳仁为他创作的半身铜像于2008年1月在杭州图书馆新馆开展。这个铜像不仅代表韦思浩本人,更是对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们的象征。这个铜像的存在让更多人了解和记住韦思浩的精神,同时也鼓励更多人继续他的精神,为弱势群体带去温暖。其实,韦思浩的这种行为并不罕见。在杭州,还有一位89岁...
韦思浩老人的铜像由朱炳仁设计。 浙江新闻网 图 以“进图书馆前先洗手的拾荒老人”形象为人所知的已故杭州退休教师韦思浩的铜像已制作完成,发起方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工作人员1月9日告诉澎湃新闻,将与韦思浩生前常去的杭州图书馆沟通,希望将铜像捐给该馆。1938年出生的韦思浩大半辈子默默无闻,他的“出名”源于201...
(三)最美“拾荒老人”①浙江杭州市政府决定在杭州图书馆为一位生前常来图书馆看书的“拾荒老人” — —韦思浩立一座雕像,这位老人为何让人们如此敬重?洗净双手,活到老学到老②在杭州图书馆,经常看到这样一位老人,他瘦削的身板套着一件旧得掉色的暗橙(chéng)色夹克,胸前挂着一个土灰色的包,下身穿一条蓝裤子,白...
、两年前,一篇《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拾荒者借阅前自觉洗手》的报道,将76岁的拾荒老人韦思浩推进公众视野,老人在图书馆读书看报的画面定格在很多人脑海中。对于这位老人,仅仅用“平凡的人做了不平凡的事”,“远不足以概括全部。韦思浩并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生活潦倒,他是一名退休教师,在图书馆读书看报,源于长期...
原来,这位老人名叫韦思浩,去世时77岁。早在2014年,他就因为一个举动,成为被网友热议的“拾荒网红”。 他的“走红”,源于杭州图书馆的一个暖心决定。 2003年,杭州图书馆对所有人免费开放,他们对借阅者只有一个要求,就是爱惜书本。 韦思浩 这里宽敞明亮、温度适宜,越来越多爱好读书的乞丐、拾荒者,进来看书。
这位在杭州市图书馆内读书的拾荒老人,真名叫韦思浩。其实,他真正的身份并不是一名拾荒者,而是一位从公立中学退休的人民教师。他1938年出生于浙江省,父母均是普通的农民。 在那物质缺乏的艰辛岁月里,并不特别聪明的韦思浩靠着坚韧的意志,以超越常人的努力进行学习。同时也由于他热爱读书,嗜书如命,积累了大量阅读量,...
昨天下午,一座铜质雕像永久落座杭州图书馆,主人公是一位平凡的杭州市民——韦思浩。 这位曾温暖整座杭州城的已故老人,以“拾荒老人”的形象为人熟知。 三年多前,一组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阅读的照片在互联网上走红,一位貌似拾荒者的老人因每次阅读前都要洗手的细节感动网友,他便是韦思浩。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们认识韦思浩是因为他是杭州图书馆允许进馆读书的一位“拾荒老人”,他阅读前认真洗手的照片疯传网络,一度引发网友对杭州图书馆允许拾荒人进馆阅读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