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两张扇面创作的不同时段,杨莘耜外孙分析,那张书法,是两人在日本东京留学『交集』期陈师曾送给『学长』杨莘耜的;那张画,是杨莘耜到北京教育部任职后所得。一九一三年,陈师曾辞去了长沙第一师范教员之职,赴北京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编纂处编审员,从事图书编纂工作,自此,他的艺术活动范围由南方移至当时政治、文化...
杨莘耜在任职期间,也正是陈师曾任教育部图书编辑之际,因为共同的爱好和工作关系,常有聚会之举。在陈师曾1920年赠杨莘耜的《水仙兰花》扇面中,就有“韵谱潇湘,香生洛浦。莘耜道兄属。衡恪。”等语。并有:朽(朱)、庚申(朱)等钤印,扇面20x55.2cm,纸本设色,现为美国收藏家安思远所藏,右下方有:安思远(朱...
湖州文史(5)[姚粟周 杨子镜:吴兴女校。洪静芳:吴伊贤与启秀女校。范淑轩:我国历史上较早的保婴师范学校。郎玉麟:我办农村教育的回忆。吴克刚:我的老师杨莘耜。吴行恭:浙江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举报 作者: 应毅:回忆湖州中学。施星火:章荣初的兴学精神 出版社: 政协湖州市委 出版时间: 1987-08 印刷时间: ...
陈师曾与老友鲁迅频密交往,杨莘耜与鲁迅既是同事又为良友,与陈师曾本是学长学弟关系,如今也成为教育部的同事。三人彼此很熟洽,陈师曾书法外再赠画作给杨莘耜便在情理之中了。——鲁迅在他的日记里曾数十次提到陈师曾,三十一次提到杨莘耜,便是这种“渊源深长”情谊的一种见证。 清末民初,“文人士大夫”们因...
根据两张扇面创作的不同时段,杨莘耜外孙分析,那张书法,是两人在日本东京留学“交集”期陈师曾送给“学长”杨莘耜的;那张画,是杨莘耜到北京教育部任职后所得。一九一三年,陈师曾辞去了长沙第一师范教员之职,赴北京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编纂处编审员,从事图书编纂工作,自此,他的艺术活动范围由南方移至当时政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