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为出色的工作业绩,杨白冰于1987年11月出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担负着掌管全军政治建设工作的千钧重任。在这一全新的工作岗位上,杨白冰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力推动军队现代化建设,先后组织制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等多个重要纲领性文件。八一电影制片厂在筹拍电影...
杨白冰的家族传承更是令人钦佩。他与哥哥杨尚昆在国家建立后分别在军队和政治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两位兄弟共同承担起家族的使命感,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家族间的共同责任感和对祖国的无尽忠诚,为中国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杨白冰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令人景仰的民族英雄。他的坚定和无...
尽管杨白冰的名字或许不为人所熟知,但他的哥哥杨尚昆作为一位杰出的红色战士和国家主席却广受赞誉。然而,杨白冰同样是一位非凡的人才,他为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他六十八岁时,他被授予上将军衔。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杨白冰的故事。杨白冰于1920年诞生。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片军阀混战的黑暗中,普通百...
这时候的于永波,虽然在总政治部的地位仅次于杨白冰,但在政治气场极为强势的杨白冰面前,已经没有了在南京军区当主任时的那股潇洒劲,变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所有会议上的讲话,都是赞扬和重复“杨秘书长”的指示,再没有一点个性可言,可见其伴君如伴虎的处境。但曾经的老部下来看望老首长并汇报工作,他还是很高兴...
有人说,杨白冰的笔墨用力得像劈柴,那气场压根就不像文人写的,倒像军号直接吹到你耳边。也有人反击:“军人会写什么字,不就是借着名号唬人。”但问题来了,一向被网友吐槽为“官体字”的那种平庸书风,为什么在杨白冰手上就拐了个弯,看到的不是套路,而是生猛和力量?最离谱的是,有军人的刚猛,但又没有...
杨白冰是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在1988年授衔前,他曾担任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和北京军区政委,是我军由制度化、现代化发展的领军人物之一。今天要介绍的,就是发生在这位开国功臣身上的故事。杨白冰于1920年9月9日出生在四川潼南,他原名杨尚正,1938年参加革命,曾是八路军129师的青年干事之一。杨白冰出生在一...
其中,还有一位上将,在1955年时还只是一个上校,名叫杨白冰。1988年授衔时,杨白冰时任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他还有个哥哥地位更高,就是杨尚-昆。杨白冰1920年出生于四川潼南县双江镇(今属重庆),父亲杨宣永是一个很开明的人,家里的十几个孩子全都投身于革命,杨白冰直到晚年还记得父亲当年对他说过的话:...
在一次会议上,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当众批评某个大军区,说它无组织无纪律,擅自超配师职干部,还当场宣布超配的师职干部一律无效。该大军区政委要检讨,杨白冰却说不用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是1990年的6月9日,总政治部召开全军干部会议。这是一个十分庄重的场合,总政主任杨白冰上将正在台上讲话,突然有人递...
他的弟弟,出生于1920年的杨白冰,在55年首次评衔时资历还不算特别突出,获得上校军衔;但经过多年历练晋升,八十年代杨白冰已经成为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是大军区正职首长。虽然非常崇敬哥哥,但杨白冰早年对杨尚昆的印象并不直观:杨白冰6岁那年,杨尚昆便远赴苏联求学。杨白冰三十年代参军,长期跟随“刘邓”首长作战,解放...
1988年,我军实行了新式军衔,这一年,68岁的杨白冰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当年参加授衔的17位上将之一。在这之后,杨白冰又担任了军委秘书长等职务,致力于我军的现代化与正规化建设,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92年,因为年龄原因,杨白冰不再担任军队职务,1997年,杨白冰退休,晚年他主要生活在北京,虽然已经离开领导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