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杨沫:《青春之歌》 选集 更多 《读书》 20241010 古典 《不上班咖啡馆》 《不上班咖啡馆》 《读书》 20241009 蒋林 《熊猫花花》/周孟棋 《大熊猫的朋友圈》 “果赖”花花 《读书》 20241008 李奕/高世屹 《见字如面 对话我们的时代》 《见字如面》 ...
杨沫是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是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学生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照片中的手稿,就是《青春之歌》的原稿,现在静静地躺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手稿库中。手稿中作者修改的痕迹清晰可见,岁月淘洗的痕迹令它更显珍贵。看到“忘食”的《青春之歌》杨沫自小就是叛逆独立...
早在六十年代杨沫在香山结识了这个姓罗的年轻病人,这个颇有心机的病人怀着对著名作家崇拜,把杨沫吹捧为“中国的托尔斯泰”,他精明能干,忠心耿耿,赢得了杨沫完全的信任,逐渐走近了杨沫的个人生活,成了杨沫的私人秘书,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杨沫的言行,杨沫也因此和家庭疏远得几乎行同路人,他们之间的关系维持...
所以著名作家王朔指责杨沫的《青春之歌》充斥着小资产阶级情调,根本就没有一点革命情怀!小说出版后可太成功了,这和里头包含的多角言情故事元素有很大关系。所以,在这个主体叙述里,也掺和着现代个体的叙述声音。林道静这一主体形象的塑造,不只是个革命者,还是个在情感世界里晃悠、做选择、成长的现代女性。林道静这...
《青春之歌》是1958年杨沫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素材来源于其本身的经历,小说从20世纪30年代日军侵华开始,描述了女主角林道静的成长故事,融入了革命历史,同时也道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历史必然性。那么,作者杨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为何会以学生和知识分子为题材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呢?对于“林道静”这个...
《青春之歌》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部反映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成长与蜕变的革命文学作品。作家杨沫1950年便开始构思创作这部带有半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那一年,她频繁因病休养。在病痛与孤寂中,抗战时期的记忆经常走入杨沫的脑海。在当时的日记中,杨沫曾写下过这些记忆: ...
杨沫《青春之歌》 中国新文学史是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主干课程之一,它上承中国古代文学,横向上又与外国文学构成差异比照。本课程的主题是讲授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白话文学,主要分为历史语境简介、思潮现象概观、作家作品细读等部分。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体会
《青春之歌》是当代作家杨沫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将以爱国青年为先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作为描写重点,刻画了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时刻的成长进步历程,构筑了革命历史的经典...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问世于1958年,作者杨沫,1914至1995年,生于北京,祖籍湖南湘阴,原名杨成业。杨沫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该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故事,构筑了一段经典的革命历史,也演绎了非主流革命...
青春是一首歌 一首动听高亢嘹亮的歌 歌声中记载着曾经的激情豪迈澎湃 青春是一列永不回头的火车 她载着我们一路前进却不能后退 青春是一个美梦 少男少女心中最恬美的梦 青春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欢快的流淌着却不知疲倦 青春是一道彩虹 用七色的调色板 描绘出人世最美的一瞬间 青春是一朵盛开的鲜花 用最热烈的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