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家藏方 宋·杨倓 公元960-1279年 医方著作。二十卷。宋·杨倓撰。刊于1178年。本书为作者将其所收藏的方剂汇编而成。内容包括诸风、伤寒、中暑、风湿、脚气等共49类,1111方。其中多属宋代医家常用的一些成药处方。现存日刻本,日抄本。
杨氏家藏方 杨倓著 宋朝自然科学 《杨氏家藏方》,医方著作,二十卷,宋·杨倓撰,刊于1178年。该书为作者将其所收藏的方剂汇编而成。内容包括诸风、伤寒、中暑、风湿、脚气等共49类,1111方。其中多属宋代医家常用的一些成药处方。 立即阅读加入书架点赞推荐...
《杨氏家藏方》,方书,20卷。南宋杨倓(子靖)辑,刊于淳熙五年(1178)。全书载诸风、伤寒、中暑、风湿、脚气等49类,收方千余首,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证的治疗。每方下详列主治、药物组成与治法。对研究宋代医方发展有参考价值。 目录22章 书封页共22章 版权信息页 杨氏家藏方序 卷第一 卷第二...
兼通医学。将家中所藏医方及古方验证有效者,按病证分别门类,编成此书,初刊于淳熙五年(1178)。卷一至卷二,诸风,包括中风、癫痫、头面风等方;卷三,伤寒、中暑、疟疾、积热方;卷四,风湿、脚气、秘涩方;卷五,一切气、积聚、心腹痛方;卷六,脾胃方;卷七,泄泻、痢疾、泄痢方;卷八,痰饮、咳嗽方;卷九,补益...
杨氏家藏方 《杨氏家藏方》,医方著作。二十卷。宋.杨倓撰。刊于1178年。本书为作者将其所收藏的方剂汇编而成。内容包括诸风、伤寒、中暑、风湿、脚气等共49类,1111方。其中多属宋代医家常用的一些成药处方。现存日刻本,日抄本。 参看 《杨氏家藏方》全文和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治寒在下焦,脐腹牵痛,膀胱重坠,久而不愈,渐至肿大,甚者生疮,时有脓汁,赤痛,不可忍者。 金铃子(去核炒黄)赤朴儿(焙)茴香(炒,称。三味各二两)肉桂(去粗皮,半两)甜瓜上件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一百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盐汤下 ...
请点击上面免费关注...蠲痹汤(《杨氏家藏方》)【组成】羌活 防风 姜黄 赤芍 当归(酒浸一宿) 黄芪各45g 甘草15g【用法】㕮咀,每服15g,水2盏,生姜5片,同煎至1盏去渣温服。不拘时候。【主治】1.风湿相搏,身体烦疼,项臂痛重,举动艰难。2.手足冷痹,腰腿沉重,手足...
牵正散是《杨家方》,全蝎僵蚕白附襄; 服用少量热酒下,口眼歪斜疗效彰。 牵正散方解(《杨氏家藏方》) 组方配伍解析 君药:白附子 辛温燥烈,专入阳明经,善祛头面风痰,尤擅散头面经络风邪,为治疗风痰阻络证的核心药物。 臣药:白僵蚕、全蝎 ...
兼通医学。将家中所藏医方及古方验证有效者,按病证分别门类,编成此书,初刊于淳熙五年(1178)。卷一至卷二,诸风,包括中风、癫痫、头面风等方;卷三,伤寒、中暑、疟疾、积热方;卷四,风湿、脚气、秘涩方;卷五,一切气、积聚、心腹痛方;卷六,脾胃方;卷七,泄泻、痢疾、泄痢方;卷八,痰饮、咳嗽方;卷九,补益...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五 《杨氏家藏方》卷六:姜枣丸 【处方】干生姜1斤,大枣4斤(去核,饧水洗,拌匀,焙干),陈橘皮(去白)1两。 【制法】上为细末,别用枣1斤,生姜1斤,切作片子,同枣煮烂,不用生姜,只将枣去皮核,取肉和前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