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俭(902~977),字仲宝。北宋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祖籍华阴(今华阴市)。他是唐文宗、唐武宗时宰相杨嗣复的曾孙。出身于官宦世家,后唐长兴年间(930~933)考取进士。初任成德军节度推官,历左拾遗、直史馆,曾与中书舍人张昭远等同修《明宗实录》,为后来编《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积累了丰富资料。以修史功迁...
杨昭俭 字仲宝,京兆长安人。曾祖嗣复,唐门下侍郎、平章事、吏部尚书。祖授,唐刑部尚书。父景,梁左谏议大夫。昭俭少敏俊,后唐长兴中登进士第,解褐成德军节度推官,历镇、魏掌书记,拜左拾遗、直史馆,与中书舍人张昭远等同修明宗实录,书成,迁殿中侍御史。天福初,改礼部员外郎。晋祖命宰相冯道为契丹册礼使,以昭...
杨昭俭·唐 池莲憔翠无颜色,园竹低垂减翠阴。 园竹池莲莫惆怅,相看恰似主人心。 赠梦英大师 杨昭俭·唐 纪赠歌诗数百人,序师多艺叶求新。 未言篆隸飞龙凤,且说风骚感鬼神。 琴有古声清耳目。鹤无凡态惹埃尘。 英公所学还如此,不错承恩近紫宸。 释通慧 杨昭俭·唐 释通慧,青原下九世, 清凉益...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首寓意深远的古诗——《题家园》,作者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才子杨昭俭。这首诗以家园的景物为引子,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一起来感受一下吧!🌿原文欣赏:池莲憔悴无颜色,园竹低垂减翠阴。 园竹池莲莫惆怅,相看恰似主人心。🍃译文:池中的莲花显得憔悴无色,园中的竹子也低垂着,减少了平日...
《题家园》是杨昭俭的一首佳作,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莲花和竹子的状态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家园的真挚情感。前两句以平实的笔触描绘了莲花和竹子的憔悴,后两句则深情解读了这一现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心灵相通。整首诗给人以静谧、宁静的美感,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生活的真谛。
中书舍人杨昭俭谏曰:"陛下刻石纪功,不若降哀痛之诏;染翰颂美,不若颁罪己之文。"帝善其言而止。 黄河决口,皇帝调人给堵住了,于是想把自已的伟大政绩记录下来,留芳后世。大臣杨昭俭劝他说,你刻石记功,不如下个文件,说说百姓遭的什么罪;你泼墨颂美,不如检讨一下,自己都犯了哪些错误。皇帝一听,认为这话...
杨昭俭,字仲宝,京兆长安人。曾祖嗣复,唐门下侍郎、平章事、吏部尚书。祖授,唐刑部尚书。父景,梁左谏议大夫。 昭俭少敏俊,后唐长兴中,登进士第。解褐成德军节度推官。历镇、魏掌书记,拜左拾遗、直史馆,与中书舍人张昭远等同修《明宗实录》。书成,迁殿中侍御史。 天福初,改礼部员外郎。晋祖命宰相冯道为契丹...
唐/ 杨昭俭 池莲憔翠无颜色,园竹低垂减翠阴。 园竹池莲莫惆怅,相看恰似主人心。TA的其他作品赠梦英大师 杨昭俭·唐 纪赠歌诗数百人,序师多艺叶求新。 未言篆隸飞龙凤,且说风骚感鬼神。 琴有古声清耳目。鹤无凡态惹埃尘。 英公所学还如此,不错承恩近紫宸。 释通慧 杨昭俭·唐 释通慧,青原下九...
构昭俭(指传主杨昭俭)美风仪,善谈名理,事晋有直声。然利口喜讥訾,执政大臣惧其构谤,多曲徇其意。(选自《宋史·杨昭俭传》)(1)译文:___
构昭俭(指传主杨昭俭)美风仪,善谈名理,事晋有直声。然利口喜讥訾,执政大臣惧其构谤,多曲徇其意。(节选自《宋史·杨昭俭传》)(1)译文: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