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和院士 主要职务: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油气地下储备与开发研究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储能学科首席科学家。研究领域:长期…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春和:国外早就有了,我们国家从2001年才开始做研究,国外做的盐岩厚的有将近2000米厚,就是纯白的,但是我们国家是湖相沉积层状结构,有很多夹层、品位又低,所以当时我们开始做这个工作,反对声实际上...
今天来认识一位向地下要空间的“能源卫士”。他主持建造了亚洲首座地下盐穴储气库,解决了层状盐矿大型储气库建造这一世界难题,书写了让采空区地质隐患向宝贵地下储库资源转变的传奇,他就是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
1月7日下午,武汉市政协委员杨春和院士做客长江日报“两会直播间”时,谈论的话题仍是氢能。这是他连续三年在武汉两会期间为加快发展氢能鼓与呼。 作为岩石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春和于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3...
3月16日上午,在武汉洪山礼堂前举行的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院士专家走红毯活动的现场,第一位走上红地毯的科学家杨春和,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岩石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向地下要空间,为国家储能源”。为了填补我国盐岩力学与油气地下储备工程研究领域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春和:我个人认为科学家的使命,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担当,做科研和做人有相似之处,要执着。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马洪岭:即便现在年龄比较大,也做过手术,但是他的精力依然非常充沛。杨老师都是第一个来到办公室,他永远是最早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春和走进校园给小学生们带来一堂科学讲座,课堂上小学生们认真听讲,互动环节纷纷举手提问。科学讲座上杨春和院士和小学生们打了一个谜语,小学生们纷纷答道,“盐。”…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武汉岩土所)科研团队提供地下系统全过程技术支撑的、被形象称为超级“充电宝”的湖北应城300兆瓦(MW)盐穴压缩空气(压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2025年1月9日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实现全功率并网发电。
20多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春和始终专注于做一件事——开展盐穴储气研究,向地下要空间。 “为什么要在地下盐穴储气,不可以直接在地面上建库存储吗?”每每遇到类似提问,杨春和总是耐心细致地进行科普:“我国油气进口依赖度高,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或者遇到不确定因素,可能造成供应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