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河南大学杨文胜教授与田志红教授团队提出一种利用碳氧化物载体调控铜基团簇价态的新方法,通过对单原子铜配位的红碳前驱体进行可控热处理,促进斐林反应发生,诱导不同价态铜基团簇在碳氧化物载体上进行可控负载。其中,所负载的Cu2O团簇不仅...
该研究工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IF: 9.9)上,并被选为杂志内封面。河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师资博士后巴静雯为论文第一作者,杨文胜教授为通讯作者,论文题目为“Au (III) cross-linked hollow organosilica capsules from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该研究工作以“Spatial Precision Tailoring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Graphene Monolayers for Designing Janus Swimmers“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no Letters上。河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河南大学-波尔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高汝超为论文第一作者,河南大学张琳教授,波尔多大学S. Mohsen Beladi-Mousavi博士和Alexander Kuh...
基于此,河南大学杨文胜教授与田志红教授团队提出一种利用碳氧化物载体调控铜基团簇价态的新方法,通过对单原子铜配位的红碳前驱体进行可控热处理,促进斐林反应发生,诱导不同价态铜基团簇在碳氧化物载体上进行可控负载。其中,所负载的Cu2O团簇不仅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而且在碳氧化物载体的保护下具有高稳定性,使其可应...
杨文胜教授是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的院长,小编就在这里读书。江雷院士堪称中国仿生第一人,荷叶效应使其名声大噪,其作品上过NATURE封面,前不久猪笼草的研究被NATURE发表,现在担任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学中心主任。麦立强教授发过NATURE,实力可见一斑。
基于此,河南大学杨文胜教授与田志红教授团队提出一种利用碳氧化物载体调控铜基团簇价态的新方法,通过对单原子铜配位的红碳前驱体进行可控热处理,促进斐林反应发生,诱导不同价态铜基团簇在碳氧化物载体上进行可控负载。其中,所负载的Cu2O团簇不仅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而且在碳氧化物载体的保护下具有高稳定性,使其可应...
该研究工作发表在学术期刊Langmuir上,并被选为杂志内封面,河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纳米学科与工程研究院青年教师张小玉为论文第一作者,杨文胜教授为通讯作者,论文题目为“Synthesis of Au Nanoclusters by Reduction of Bovine Serum Albumin: The Role of Sodium Hydroxide”。
杨文胜,男,汉族,1964年出生,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生导师。人物经历 1981.09--1985.07 吉林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 学士 1985.08--1988.07 吉林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 硕士 1992.08--1995.07 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 博士 1996.10-1997.10 韩国科技大学化学工程系 博士后 1997.11-1999.12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