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崧,中山大学教授、大气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科研和人才项目及科技奖项评审专家、“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197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1990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兼任...
教育经历 1978年:中山大学气象专业本科 1982年:中山大学气象学硕士 1990年:美国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气象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78年8月至1984年9月:中山大学教师 1984年9月至1990年8月:美国研究助理、博士后 1990年8月至1992年11月:美国大气环境研究所 (Atmospher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高级研究助理 1992...
日前,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杨崧教授负责的泛南海地区天气气候教师团队成功入选。这是中山大学继2018年肖海鹏教授负责的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教师团队获得全国首批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誉称号后,第二次获此殊荣。 立足大湾区、深耕南海、放眼全球,泛南海地区天气气候教师团队始终...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被引频次 460 成果数 154 H指数 11 G指数 19领域: 大气科学 期刊 88.3% 会议 5.8% 专著 1.3% 其它 4.6% 总计 154篇 2018年成果数25 2018年被引量94 全部年份 全部类型 全部作者 按时间降序 Unraveling the strong covariability of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y between the Bay of Beng...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引领,9月28日中午,我院卓越教师发展中心于海琴2号A148会议室举办与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之中山大学泛南海地区天气气候研究团队负责人杨崧教授及团队骨干成员的座谈会。学院杨崧...
“让学界一谈及南海的气候变化,就想到中山大学” 亚洲季风研究出身的杨崧教授,在对于青藏高原的研究也是独树一帜的。他带领科研团队做的研究不是青藏高原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而是关注前沿科学问题,聚焦高原“上游”,研究青藏高原对西亚、中东乃至南欧、北非和大西洋的影响。他曾自豪地说,中国在青藏高原方面的研究处于于...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春在团队与中山大学教授杨崧团队合作,利用一系列全球气候模式试验,证明了超级厄尔尼诺现象是热带三大洋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发现热带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耦合效应在超级厄尔尼诺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登录 免费注册 杨崧 中山大学, 教授 / 科研之友号:89202743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6 项目 387 成果 5191 阅读 162 下载 4754 被引 34 H-指数 主页 成果 相关人员 更多
杨崧教授主要从事大气科学的研究,在全球气候特别是季风气候变化和可预报性、大气-海洋-陆地相互作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等领域发表了一百多篇学术论文(共被引用4800多次,其中单篇被引用1100多次,H-指数为33),并在世界各地讲学几百次。他是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