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岳斌仔细分析局势后,发现叛军顽固势大,不彻底打垮叛军不足以震慑叛军,加上叛军在甘陕屠杀百姓、作恶多端,杨岳斌决定以铁腕手段进行剿杀,凡是抓获的叛军头目,杨岳斌一律加以凌迟处死,绝不进行招抚,曾在一天之内,凌迟叛军大小头目200余人,叛军提及杨岳斌,莫不恐惧战栗,称其为“活阎罗”。虽然杨岳斌在甘陕平...
1885年5月,法军彻底撤出基隆、澎湖,杨岳斌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8月,年已64岁的杨岳斌奏请回籍养亲,安渡晚年,得到朝廷批准,率部队凯旋而归! 在整个台湾保卫战中,因为杨岳斌运筹帷幄,坚守有方,特别是他亲自教授当地民众制作土地雷、...
杨岳斌就是为数不多的任陕甘总督的汉人,表明清廷对他的信任。自他之后,由汉人任陕甘总督成为常态,左宗棠、杨昌濬、曾国荃、谭锺麟、杨昌濬、陶模、魏光焘等连续七任陕甘总督都是汉人。杨岳斌同治五年八月以病请辞陕甘总督,清廷允可,改调同为湖南人的左宗棠顶替。杨岳斌返乡,由沅江乘船入峒河,创作了《归峒河诗...
杨岳斌,又名杨载福,苗族,生于清道光2年,原籍吉首乾州。传说在杨岳斌出生时,其母就梦见蛟龙缠身,大汗淋漓,始生下一男婴。杨岳斌自小爱水,常在峒河及附近溪潭里游泳嬉戏,练就一身过硬的水上功夫,这为他日后创建湘军水师,立功战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楼2016-09-14 10:14 回复 落魄书生13 铁杆吧友 9 杨岳...
为了稳定甘陕的局势,清廷任命杨岳斌为陕甘总督,全权负责平叛事宜。同治四年,杨岳斌率领十营湘军抵达西安。他面临着叛军的嚣张气焰以及清廷的期望压力。然而,他以其出色的指挥才能和过人的智慧,成功平定了甘陕的乱局。他的战略谋划和军事才能得到了清廷的高度赞扬,为他加上了“智将”的称号。杨岳斌,一个从湖南...
随后与太平军的战斗中,彭玉麟和杨岳斌相互配合,指挥湘军水师给予太平军重创,收复了湘潭、岳州、衡阳、九江武昌、黄州等重镇,最出彩的一战是在城陵矶战斗中击败太平天国悍将曾天养,导致曾天养在此战中被湘军名将塔齐布斩杀。在彭玉麟和杨岳斌的出色指挥下,太平军水师被重创,元气大伤。公元1856年(天京事变)后,胜利...
杨岳斌世代行武之人,父亲是一员武将,官至副将(从二品)。所以杨岳斌是正宗武将世家,从小精于骑射,很早就入伍,在湘阴县绿营服役。我们知道湘军之中读书人出生的儒将占了大多数,武将出生只占少数。 清咸丰二年,太平军突破广西封锁线势如破竹攻入湖南,太平军凭借水军优势一路攻到湘阴,不久就要攻破岳阳控制长江。湘阴守...
晚清名将杨岳斌是位传奇人物,他早年辅佐曾国藩创立水师,与彭玉麟精诚合作,转战千里,声名赫赫。中法战争中,他已是晚年,仍被朝廷启用,率部远赴台湾作战。他不爱官、不贪财。战争一结束便解散部队,解甲归田。 最近,“杨岳斌195周年诞辰暨湘军护台历史文化研讨会”在杨故里的吉首大学召开。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杨岳斌...
人物简介:杨岳斌(1822年-1890年),原名载福,字厚庵,湖南善化(今湖南长沙)人,晚清名将,湘军水师统帅。杨岳斌行伍出身,曾参与镇压新宁李沅发起义。咸丰三年(1853年),随曾国藩创建湘军水师,任右营营官,此后多次与太平军交战,屡立战功,累升至福建水师提督,赐号彪勇巴图鲁。同治年间,与曾国藩、曾国荃定计合围南京,...
🚩杨岳斌,原名杨在福,是湘军海军的传奇司令。他于1822年出生在湖南三化,也就是现在的长沙市天心区。📚咸丰二年,太平军攻入湖南,杨岳斌在湘阴保卫战中表现出色,因此被升任为水师监,负责从衡阳出发,攻打太平军。📚咸丰三年,他前往衡阳,协助曾国藩创建了湘军水师,并担任水师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