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可,男,1983年2月出生,民革党员,现任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济大学中德(国际)经济法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涵盖商法学、比较法学、民法基础理论、教育法治。论文《如何实现党组织与国企监督机制的耦合?——以“融入”和“内嵌”为关键》《司法视阈中公司利益的反思与重构》先后获得第十三届...
杨大可,男,1983年2月出生,民革党员,现任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济大学中德(国际)经济法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涵盖商法学、比较法学、民法基础理论、教育法治。论文《如何实现党组织与国企监督机制的耦合?——以“融入”和“内嵌”为关键》《司法视阈中...
杨大可,男,1983年2月出生,民革党员,现任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济大学中德(国际)经济法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涵盖商法学、比较法学、民法基础理论、教育法治。论文《如何实现党组织与国企监督机制的耦合?——以“融入”和“内嵌”为关键》《司法视阈中公司利益的反思与重构》先后获得第十三届(2018...
杨大可,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中德(国际)经济法研究所研究员,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法学博士。 内容提要 守法是董事履职时需遵循的基本原则,亦被德国学界视为董事义务之基础。在确定董事对公司的机构义务时,德国学界通说认为应适用所谓的守法义务。大多数董事义...
作者简介:杨大可,同济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内容摘要:德国《企业会计现代化法》(Bilanzrechtsmodernisierungsgesetz,缩写BilMoG)将“风险管理体系”概念引入《商法典》(Handelsgesetzbuch,缩写HGB)和《股份法》(Aktiengesetz,缩写AktG)等多项商事规范中。此概念的引入进一步充实了风险管理和风险报告方面法律规范的内容。具...
作者简介:杨大可,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摘要:在我国,监事会自设置以来始终无法发挥应有作用,立法虽经不断努力完善,但效果不佳。学界逐渐产生将之取消或转为选设机构的声音。此观点的产生,实际上是基于对监事会履职障碍原因的误解。监事会必须继续并长期存在。因此应主要从监事会有效履职的全面制度保障方面予以完善...
杨大可,男,1983年生,吉林长春人,现为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德(国际)经济法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商法学(公司法、破产法等)、比较法学、民法基础理论。 联系方式:13153@tongji.edu.cn 教育经历及研究概况 先后于吉林大学、德国波恩大学、柏林洪堡大学获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民商法方向)和法学博士...
作者:杨大可,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来源:《清华法学》2019年第4期。本文注释已略,建议阅读原刊。 摘要:我国公司法律规范未对公司利益做出明确定义,司法界同样采取回避态度,这种缺位状态必然阻碍有效的司法调整。公司利益的界定绝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鉴于我国公司法规范的继受性和公司治理模式的全球化趋势,对他国相关...
作者简介:杨大可,同济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内容摘要:我国公司法律规范未对公司利益做出明确定义,司法界同样采取回避态度,这种缺位状态必然阻碍有效的司法调整。公司利益的界定绝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鉴于我国公司法规范的继受性和公司治理模式的全球化趋势,对他国相关制度进行比较法考察,发现可能的最佳实践,可以作为我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