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唐昭宗又想通过提升外戚的方法压制宦官集团,但是遭到了杨复恭的强硬反击。这件事的大致情况是,唐昭宗的舅舅想当节度使,被杨复恭拒绝了,皇帝这个舅舅在中央政府一度很狂妄,惹得杨复恭非常不开心,于是就把唐昭宗的舅舅扔到一个偏远地区当节度使,然后在路上把他暗杀了。上舅王瑰求节度使,上访于复恭,复恭...
杨复恭,字子烙,福建人,出身于唐朝宦官世家,是杨复光兵马都监的兄长。他才识过人,常监管各地藩镇军队。在唐僖宗时期,因参与镇压庞勋起义有功,他从河南监军晋升为宣徽使,不久又担任枢密使。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后,僖宗逃至兴元,杨复恭代田令孜成为左神策中尉。僖宗返回长安后,杨复恭被任命为观军容...
杨复光有几十个干儿子,数字就已经够庞大的了,但跟杨复恭相比,那就差得太远了。杨复恭居然有600多个义子,这个数字恐怕历史上没有第二个。杨复恭也是牛人一枚,他早年参加过镇压胖勋起义的战斗,因功授枢密使。王重荣、朱枚作乱,唐僖宗二次逃亡时,杨复恭以左神策军中尉、观军容使身份率军平定叛乱,并将唐僖宗...
杨复恭得逞了,大臣们落败了,李杰做上皇帝了,这就是唐昭宗。 初露锋芒,一战成功,杨复恭欣喜地发现, 对朝政大事、对皇帝大臣,不必认怂,不要害怕,认准了的事干到底就行。 杨复恭以为自己对昭宗有恩,新皇帝以后必定都得听他的,可是他的算盘打错了,昭宗就是不听他的。
杨复恭 贞元末中尉杨志廉之后。志廉子钦义,大中朝为神策中尉。钦义子三人,玄翼、玄价、玄寔。玄翼咸通中掌枢密,玄寔乾符中为右军中尉,玄价河阳监军。复恭即玄翼子也。以父幼为宦者,入内侍省,知书有学术,每监诸镇兵。庞勋之乱,监阵有功,自河阳监军入为宣徽使。咸通十年,玄翼卒,起复为枢密使。时黄巢犯阙...
历史人物> 杨复恭 【生卒】:?-894 幼为宦官入内侍省,监军讨庞勋义军,拜宣徽使。咸通时迁枢密使。僖宗再次亡蜀,代田令孜为右军中尉,旋拜观军容使。龙纪初加开府、金吾上将军,专典禁兵,颇擅朝政,昭宗怨恨,令其致仕。后受诬谋反,被杀。(,参见《新唐书》) ...
杨复恭谋反案,此案发生于唐代。 [1] 中文名 杨复恭谋反案 发生年代 唐代 涉及人物 杨复恭 出处 《通鉴》《旧唐书》《新唐书》 案件详情 唐昭宗朝,宦官杨复恭恃有拥立之功,骄横跋扈,禁军皆为其掌握,颇专擅朝政,权势已过天子。昭宗心中不平,有去除之意。大顺二年,杨复恭又暗害昭宗之舅王环,昭宗更恨之。但畏其...
杨复恭暗害国舅案,此案发生于唐代。案件详情 唐昭宗初年,宦官杨复恭权势逾于天子,身兼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左神策军中尉,总领禁军,专制朝政。其诸养子皆为节度使、刺史。昭宗舅父王环求为节度使,昭宗征询杨复恭的意见,杨复恭以为不可,事遂止。王环得知后,怒骂杨复恭。王环随意出入宫禁中,颇干朝政,杨复恭恐...
杨复恭,字子恪,原属林氏,为杨复光的堂兄。其父玄翼在咸通年间担任枢密使,家族世代掌握权势。复恭略通学术,曾监管各镇军队。在庞勋叛乱中,他因战功晋升,从河阳监军升任宣徽使,后又提拔为枢密使。黄巢攻占京师,令孜独揽大权,朝廷内外无人敢抗衡,唯独复恭多次与他争论,令孜因此愤怒,将其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