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 57:00 App 王庆节:道德两难.正义与孔子论“亲亲相隐” 2779 3 18:39 App 张旭:海德格尔论物 2350 -- 2:44:12 App 汪民安:尼采的“同一物的永恒轮回”音频 1180 3 1:41:44 App 田雪峰:酒神狄奥尼索斯漫谈 1583 2 23:57 App 姜俊:海德格尔对于现代性问题的诊断 2550 1 2:26:29 App...
这幅“前哲学与天然的大写思想影像”钳制着思考活动,削弱其能量,使思考不再是创造活动而是汲汲寻觅在现象与隐含观念间的遗失环节。此教条影像潜伏于思想之中,成为永恒的否定焦虑。如何从多变与歧异的现象中发掘稳固永恒且符应既定思想影像的观念,遂成为哲学的无上命令。 柏拉图无疑是第一个也是最旗帜鲜明地竖起教条影...
杨凯麟,巴黎第八大学哲学场域与转型研究所博士,研究文学、艺术与当代法国思想,曾获《中央日报》海外小说奖。现为台北艺术大学美术系副教授。童年时居住的日式木质房屋,神隐式的祖父所珍藏、遗留下来的多格小柜,让当时还很懵懂的作者心中,暗暗埋藏下了收藏这些古老事物的愿望。
杨凯麟:自我的去作品化——主体性与问题化场域的傅柯难题 台湾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所 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在他某一本诗集的序言写道:「作家的命运是很奇特的.开头往往是巴洛克式,爱虚荣的巴洛克式,多年后,如果吉星高照,他有可能达到的不是简练(简练算不了什麼),而是谦逊隐蔽的复杂性.」(波赫士 334)吾人不...
《预售 杨凯麟 虚构集:哲学工作笔记 联经出版公司港台原版》,作者:预售 杨凯麟 虚构集:哲学工作笔记 联经出版公司港台原版杨凯麟 著,出版社:聯經,ISBN:9789570850345。
55岁。根据查询百科故事网显示,杨凯麟(1968年2月4日),中国台湾嘉义人,毕业于中国台湾大学心理系,曾任中国时报“开卷版”记者一年。1994年赴法国留学,2002年在贾克·洪席耶指导下以《德勒兹哲学的虚拟问题性》取得巴黎第八大学哲学场域与转化博士。曾任教于南华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所,现任...
作者杨凯麟是知名青年学者,以锋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见绘制了当代的哲学大师德勒兹的思想肖像。本书各章分别讨论了德勒兹哲学的时空关键概念:艾甬、时间-影像、生成、折曲、虚拟等。杨凯麟认为,对德勒兹而言,思想的条件只存在于“失常的极点”。分析每个概念不可分离的內建极点,罗列其聚集的多种异质能量,探测由此诞生的...
萨德的文字并不停驻于淫秽浪荡的表面,相反的,一切淫秽似乎只是为“暗黑地勾引”前往域外,是为了将语言的域外翻转成思想的“域内”(dedans),为了在文字平面上尽可能地引发等同于思想的激进运动,克罗索斯基说:“此域外完全不在从事哲学的‘闺房’内部,而就是一切都离不开‘闺房’的思想内部”(Klossowski 54)。
福柯的生存哲学 身体经验与自我关怀 1352022-04 2 杨凯麟 思想即是折曲 德勒兹的巴洛克问题 822022-04 3 弗雷德实在主义物性思想论 542022-04 4 赛博与后人类主义 1442022-04 5 从意识哲学到文化哲学 1282022-04 6 从身体现象学到泛身体哲学 1212022-04 7 美学的扩张 伦理生活的审美化(上) 1202022-04 8 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