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杨丽成立贵州黔绣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创立“黔绣”品牌,致力于苗绣、叶脉绣等工艺及贵州传统织、染、绣等非遗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做好技艺保护,不能只依靠技艺,这些年我还申请了中英文‘黔绣’商标,从源头扎牢保护根基。”这是一件值得杨丽骄傲的事。“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民族的...
随后,她的“叶脉苗绣”产品先后获得了国家多项外观设计专利,并在诸多国际赛事中屡获佳绩,远销海内外,叶脉绣开始被更多人熟知。 2010年,杨丽成立了贵州铜仁祯通衢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后更名为贵州黔绣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妇女手工艺合作社+绣娘”...
2011年,杨丽带着她的“叶脉苗绣”作品,参加了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并荣获特等奖。此后,她的“叶脉苗绣”产品不仅荣获了国家多项外观设计专利,还在多个国际赛事中频频获奖,名声远扬。在2010年,杨丽创立了贵州铜仁祯通衢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后更名为贵州黔绣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采用“公司+妇...
制作叶脉绣的叶子是杨丽在铜仁市梵净山景区原始森林中选取的优质树叶,经过30多道特殊工艺提取完整的叶脉。然而,在叶片上刺绣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杨丽在梵净山搜集了上千片树叶,经过蒸、煮、晒之后,叶肉部分被去除干净,树叶的筋脉在那层薄薄的叶皮包裹下显得越加精致。但叶脉干了,一碰就断。如何提高树叶的柔韧...
在贵州黔东南的幽静山谷,身为侗族女子的杨丽用心血编织了一个古老技艺的未来。她从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回到家乡,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非遗传承之路。曾被遗忘的叶脉绣,如今在她的努力下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部分。 叶脉绣,这种巧夺天工的技艺,以树叶为画布,丝线为颜料,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杨...
非遗传承人杨丽:指尖上的叶脉绣奇迹 在贵州黔东南的深山里,一种古老而精美的技艺正在悄然复苏。叶脉绣,这项以植物叶脉为底、丝线为笔的刺绣艺术,在杨丽的巧手下重新焕发光彩。杨丽曾是一名教师,但为了心中的热爱和对家乡文化遗产的保护,她选择了另一条路。
一片普通的树叶,在多数人眼里或许一文不值,但在贵州,却有一位非凡的女子杨丽,她用超凡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将这看似平凡的树叶点石成金。 创作出令世界震撼的“叶脉绣”艺术品,这片独具匠心的树叶,竟能卖到7000元一片的天价,而杨丽凭借这一手绝活儿,年收入竟高达900万元。
这就是用来制作叶脉绣的肌底。”一张色泽透亮,薄如蝉翼,脉络清晰的叶片肌底渐渐呈现在眼帘。贵州黔绣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丽是贵州苗绣非遗传承人、叶脉绣创始人,为推动非遗传承,促进苗绣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杨丽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于去年将黔绣产业项目生产基地的选址,落户在碧江区云场坪镇路腊村...
叶脉绣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几十道工序,杨丽和妹妹及亲朋好友一起上阵,一年也才制作出两三百片,产量很低,尽管每片售价高达上千元,但是订单还是源源不断。 2012年,几位来自上海的客人找到杨丽,想订购一批叶脉绣,但是看到她的工作室,很失望,说想订个大单,怕她们根本完不成。
在贵州铜仁,一场独特的艺术展示以传统工艺与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为见证,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非遗传承人杨丽以一片薄如蝉翼的树叶为画布,以精湛的叶脉绣技艺,生动地勾勒出了国漫“顶流”哪吒的形象,令人惊叹不已。 叶脉绣,这一源远流长的传统技艺,以其细腻的针法和独特的构思,历经岁月的磨砺,展现了自然的魅力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