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可通过气流传播,具有分布广、传播快、危害大的特点。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病害繁殖扩散速度非常快。病害一般流行年份小麦减产10%-20%,特大流行年份减产60%以上,甚至绝产。小麦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其次是叶鞘和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叶片初发病时夏孢子堆为小长条状,鲜黄色,椭圆形,与...
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成株叶片初发病时夏孢子堆为小长条状,鲜黄色,椭圆形,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黄锈色粉状物;小麦近成熟时,叶鞘上出现圆形至卵圆形黑褐色夏孢子堆,散出鲜黄色粉末。可用“成行小颗粒、用手摸掉...
(2)春季在小麦拔节或孕穗期病叶普遍率达2-4%,严重度达1%时,亩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5公斤,然后进行均匀喷雾,重病田块应间隔7-10天再喷1次。小麦条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于锈病中的一种(锈病主要包含三种,分别是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一旦发病会造成小麦减产,所以正确认识...
小麦条锈病 条锈病最先开始发病,从3月份温度回暖后即可发生,如遇多雨天气,田间比较潮湿,叶片率先出现条锈病的症状。条锈病的孢子堆在小麦穗部和叶片上沿叶脉排列成显著的条斑,颜色为黄色以至枯黄色,孢子堆比叶锈病小、气温为5~15℃时最适宜发育,气温低于0℃时则发育受阻,有间歇的小雨和雾露天气可助长发育。
小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稳产事关中国粮食安全大局。在小麦生产中,条锈病危害巨大。小麦条锈菌可以通过气流远距离传播,造成条锈病大规模流行并导致小麦大幅减产,严重威胁粮食安全。2020年9月,中国将小麦条锈病列为一类小麦病害防治对象,进行统防统治。10余年来,我们团队通过不懈研究,证实有性生殖是小麦条锈菌...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需根据发病阶段选择杀菌剂,优先使用内吸性药剂配合保护剂,并注重农业防治。 目前无“效果最好”的单一药物,需结合病害程度、抗药性等因素综合用药,推荐以下方案: 一、病害阶段分型与用药 预防阶段(未出现明显病斑)1. 辨别:田间未见病斑,但周边区域已发生病害。 推荐药剂: 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
引起小麦条锈病的是条锈菌,学名条形柄锈菌小麦转化型。条锈菌是一种活体营养寄生真菌,必须依赖活体小麦才能生存。病菌从小麦气孔入侵,通过吸器从小麦细胞中汲取营养物质,同时向小麦分泌毒性效应子,通过操纵寄主感病基因或其它途径,实现对寄主小麦的侵染致病。基于这一侵染过程,研究团队明确了破除条锈病的思路,即...
如果田间条锈病发生比较严重,或者常见使用某一种单剂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复配药剂,提高防治效果。比如戊唑·咪鲜胺、烯肟·戊唑醇等等。小麦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严格意思上来说,条锈病属于锈病的一种,还有2种不同的“锈病”,分别是秆锈病和叶锈病。虽然,这3种锈病在小麦田都比较常见,不过,据多年种植经验...
8月18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山东农业大学了解到,由该校付道林教授领衔的小麦生物育种团队建立了快速基因克隆技术体系——性状关联突变体测序技术,在小麦中克隆到一个新型抗小麦条锈病基因YrNAM,为小麦的抗病机理研究、生物育种和种质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及技术支撑。这一科研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小麦条...
1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特点 1.1病害严重,损失惨重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流行性强、毁灭性高的病害,在北方地区大面积发生,青海地区感染严重。小麦感染条锈病后,严重的时候可以减产60%以上,甚至可能导致颗粒无收。小麦条锈病一般2-3年出现一次中度流行,每6-7年出现一次重度流行。每年都有大量小麦受到条锈病的危害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