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而言之,杞国之所以会“杞人忧天”,并非过度忧虑和不切实际,反而确实和杞国所面临的困境相契合。一 首先,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杞国(约前2000年—前445年),是古代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1500多年,国君为姒姓,大禹的直系后裔。在夏朝时期,杞国就已存在,与同为姒姓封国的缯...
杞国 百科释义 报错 杞国(约前2000年—前445年),是中国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由华夏族所建立,国祚延绵1500多年,国君为姒姓,大禹的直系后裔。周朝初年,杞国重新建国,周天子始封杞国为公爵,后至春秋时又降为伯爵。周武王灭亡商朝之后,寻找夏朝开国君主禹的后裔,结果找到了杞东楼公,便封他到杞地...
杞国吞并了淳于国,但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国小力微还是国小力微,当时有“淮夷病杞”的记载,即强大的淮夷(主要是徐国)要北上,攻击杞国。在这种情况下,杞国为了自身的安全,只能选择依附于强大的齐国以图自存。公元前681年,宋人伐杞,杞国被宋军攻伐,难以立足,时齐桓公为了霸业的需要,筑了缘陵城,让杞国...
杞国故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黄旗堡街道西南部,面积约280万平方米,是春秋至汉代时期的古城遗址。杞国故城遗址,东西长约1600米,南北宽约1560米,由杞国故城城墙、皇城顶遗址、周家庄子遗址、周家庄子墓地、石佛寺遗址和九女冢组成。杞国故城遗址地表采集有东周时期的泥质灰陶绳纹罐、瓦棱纹灰陶盆、卷云纹...
其实杞国是夏人后裔,在杞国存在时期几乎是得到公认的。比如记叙孔子生平的《论语》里就曾提到:孔子为了考察夏朝的礼仪曾到访杞国,但当时杞国关于夏朝的文献大多也已经遗失,所以孔子曾为无法验证夏礼而发出遗憾的感叹。但这段描述却也表明了孔子认可杞国是夏朝后裔。而司马迁在《史记》里也曾将杞国作为一个世家进行...
杞国最初大致在今河南省杞县一带,后来迁到今山东省新泰,后又迁至昌乐、再至安丘东北(坊子区黄旗堡街道杞城村)。商王武丁曾娶一位杞国女子为妃,是其六十多位后妃之一。当时,杞国的爵位是伯爵。商朝时期,杞国有时受封,有时绝封。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灭亡商朝...
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1500多年,国君为姒姓,是大禹的后裔,据《四书通典》记载:“杞,姒姓伯爵,禹之后也。殷时或封或绝。武王克殷,求夏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杞国建国始于夏朝,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事迹已不可考。周朝初年,杞国重新建国,自东楼公起,有...
杞,国名;侯,爵称名;火丮(左火右丮),私名。卜辞表明商王对杞侯肩病的关心。说明杞国和商王朝关系和睦。《甲骨文合集》22214:癸巳卜,今夕共积杞。积,亦见于“小臣缶方鼎”(《殷周金文集成》2653),陈秉新、李立芳《出土夷族史料辑考》上册第106页引于省吾的释读,认为这个字是“责”的古文,典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