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杜若,味辛,微温。主胸胁下逆气;温中,风入脑户,头肿痛,多涕泪出。久服益精明目,轻身,一名杜蘅。生川泽。 【译文】杜若,味辛,性微温。主治胸胁下有向上的逆气,能温补内脏,并且能够祛风宣窍,治疗头部肿痛,鼻涕、眼泪俱下。长期服用能够补益精气、增强视力,使身体轻巧。又叫作杜蘅。产于河流池泽等水草...
中药杜若的别名 中药杜若的别名为水杜若、稗子花。 中药杜若是一种蒲公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辛、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壮阳、温经祛寒、清热利尿、解毒消肿、镇静安眠、护肝明目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肾阳虚弱、阳痿早泄、腰膝酸软、小便不利、尿热、淋病、黄疸等疾病,还具有镇静神经、调节情绪、舒缓压力和疲劳、...
芳香中药之满山杜若芳菲菲—— 杜若 一 简介 杜若,别名:阿金够;白接骨丹;白叶菜;包谷七;地藕;羊藿七;竹叶莲;竹叶知母。鸭跖草科 、杜若属多年生直立或上升草本。花红色,果圆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暗蓝色。 二 西医 关于杜若的西医研究较少,根据其在中医方面的...
《草部·杜若》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创作的《本草纲目》中的条目。作品原文 草部·杜若 释名 杜蘅、杜莲、若芝、楚蘅、山姜。气味 (根)辛、微温、无毒。主治 胸胁逆气,头痛流涕,皮间风热等。附方 李时珍说:“杜若乃神农上品,治足少阴、太阳诸证要药,而世不知用,惜哉。”(意思是说,杜若在《神农...
中药杜若的别名有杜莲、若芝、楚蘅、山姜、阿金够、白接骨丹、白叶菜、包谷七、地藕、羊藿七、竹叶莲、竹叶知母等。 《长相思2》看不够?赶紧来阅读 《长相思2:诉衷情》原著吧! 答案问题点击 举报反馈 提到作品 会员 长相思(杨紫、张晚意、邓为、王弘毅、檀健次等主演) 上古时期,人、神、妖混居,神农、轩辕、...
#每天一味中草药# 杜若,一名杜蘅,味辛,性温,归肾、膀胱经。主治:杜衡主治发热头痛,能催吐。《伤寒括要》载:下气杀虫,利小便,发汗通经,将根末吹入鼻中,能做轻嚏。唐代医家甄权说:止气奔喘促,消痰饮...
《神农本草经》上经 杜若 杜若主胸胁下逆气,温中,风入脑户,头肿痛,多涕泪出。 味辛微温。 主胸胁下逆气,温中,风入脑户,头肿痛,多涕泪出。 久服,益精(艺文类聚引作益气),明目轻身。一名杜衡(艺文类聚引作蘅,非)。生川泽。 名医曰:一名杜连,一名白连,一名白苓,一名若芝,生武陵及冤句,二月八月采...
杜若,学名 Pollia japonica Thunb.,属于鸭跖草科杜若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以下是对杜若的详细介绍:### **形态特征** 1. **根茎与茎**:杜若具有长而横走的根状茎,茎粗壮,直立,一般不分枝,高度可达80厘米。2. **叶片**:叶片长椭圆形,基部楔形,顶端长渐尖,近无毛,上面粗糙。叶鞘无毛,表明杜若...
主流的看法是杜若是竹叶花的别名(药材名竹叶莲),《中药大辞典》中也如是记载。但竹叶花的花是白色的,与古代杜若"花赤色"的描述显然不符。宋代雷敩有"凡使(杜若)勿用鸭喋草根,真相似,只是味效不同",有人据此认为杜若的伪品中有鸭喋草根---是鸭跖草科植物(现今杜若属植物)。 还有些许古今人物认为杜若是高良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