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龙门》古诗全诗赏析 篇1 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 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 往还时屡改,川陆日悠哉! 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 作品赏析 龙门一山,连跨数郡,此诗盖指东京而言。天宝元年,公在东京,为姑万年县君制服,又为墓志。四载,又为皇甫妃范阳太君卢氏作墓志。当是其时作。鳌按:此再至龙门也。
本诗为杜甫前期作品,“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写出龙门的壮观和豪华气派,表达了诗人对龙门山水的喜爱赞美之情;《登高》为后期作品,“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前四句写景,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后四句抒情,写登高...
@杜甫杜甫龙门原文翻译 杜甫 吾乃杜甫,今与尔共谈风雅之事,且为汝译《龙门》一诗之原文。 《龙门》原文如下: 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 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 往还时屡改,川水日悠哉。 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 译文大抵如此: 龙门山于旷野间横亘而断,驿道两旁之树木自洛阳城延绵而出,直指龙门山脉。东...
气色皇居近③,金银佛寺开④。往来时屡改⑤,川陆日悠哉⑥。相阅征途上⑦,生涯尽几回⑧。【欣赏提要】这首诗作于天宝元年—四年(740—745)之间,是杜甫再游龙门时所作,当在《游龙门奉先寺》之后。前4句写景,描写从东都到龙门一路走来所见景色。一“断”、一“来”、一“近”、一“开”,表现皇都之...
游龙门奉先寺 唐· 杜甫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字词解释: 龙门:即伊阙,俗称龙门山,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自六朝以来,这里就是佛教胜地,寺院...
龙门山两山相对,望之若阙,沿着驿道两旁的树从城中出来。龙门气象辉煌,不仅离皇宫很近,同时附近还有金碧辉煌的佛寺。离开洛阳时,与返回洛阳时,时代屡次发生改变;而这里的山水仍然日日悠闲,没有变化。在远行途中来观赏龙门,短暂的一生又能有几回呢?杜甫《龙门》原文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气色...
写下《龙门》这首诗。1.原文: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往还时屡改,川水日悠哉。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2.译文:来到龙门奉先寺的拓提佛境游览,晚上就在奉先寺寄宿。风吹北边的深壑,发出阵阵空灵的天籁声。月光照耀着树林。飘起一片片清影。奉先寺傍边的牛头山直立如...
龙门,作者: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往还时屡改,川陆日悠哉!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
不过,也有不少仄韵诗,经常会用到律句,而且也会对仗。杜甫的这首《游龙门奉先寺》就有这个特点。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中间这二联很像六朝诗中的对仗句,平仄未必完全相对,下联以仄韵收尾。二、境为上声,押上声韵的仄韵诗 这首诗押仄韵,而且是押上声韵的仄韵。我们平时做...
李白在洛阳留下许多诗篇,他与杜甫相遇于此地,促成了两位诗人的历史之约。而在这一年,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遇,两位大诗人共游龙门,他们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诗风在此奇妙交融,共同缔造了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漫步龙门,清风吹来,诗的韵味扑面而至。这里,不仅见证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诗大家的低吟浅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