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答:在安史之乱时,杜甫写了“三吏”“三别”。三吏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考查知识点:文学常识作者简介及作品赏析: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吾乃杜甫,于安史之乱时,曾挥毫泼墨,写下诸多诗篇,以抒心中悲愤,记世间疾苦。彼时,吾作有“三吏”“三别”,分别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以及《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此六首诗作,深刻描绘了战乱之中百姓之苦难,吾之同情,溢于言表。 再者,《春望》一诗,亦是吾于安史之乱中所...
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写道:“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这些诗句反映了( ) A. “开元盛世
杜甫在安史之乱为自己的小家写的诗句 《月夜》 原文: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一、衍生注释: 1. “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眷在鄜州。 2. “未解”:不懂得。这里指小儿女还不懂得思念在长安的父亲。 3. “虚幌...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在安史之乱时,杜甫写了哪些诗?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三吏”“三别”三吏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反馈 收藏
唐代诗人杜甫身陷安史叛军占领长安时,写下《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安史之乱结束时,他写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说明 ①人的情绪是不能控制的 ②人的情绪是复杂的 ③诗人的情绪是消极的 ...
安史之乱中的诗人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是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写下的一首诗。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冬,...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 诗文初读: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皎如飞镜临丹阙( ) 反馈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