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是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开始卜居成都西郭草堂时所作。乾元二年(759年)年底,杜甫一家由同谷到达成都,在草堂寺暂时居住了一段时间。诗人在亲友的帮助下筹划在寺旁空地营造草堂,有了安身处所,喜不自禁地创作这首诗,以表达避俗野居的乐趣。 参考资料: 1、张忠纲,孙微 编选.杜甫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
《卜居》是唐朝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诗人寓居成都时所作,表达了避俗野居的乐趣。此诗开头二句点明卜居之地,中间四句写草堂幽情幽趣,幽居自得,物各闲暇,结尾二句写草堂远韵,溪通吴会,正可乘兴而下。全诗以“幽”为中心,而幽则体现在水上,故全诗以水为线索,所有景物都和水有关,用字传神是本诗...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答题。卜居杜甫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鹕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杜甫在陇南的寓居地 ——兼辩“杜甫卜居栗亭论” □曹鹏雁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七月,现实主义的大诗人杜甫辞去了华州司功参军之职,继而西向适秦,于七月底八月初到达陇右秦州。杜甫初来秦州寓居于秦州城区(今天水市秦州区),中间一段时间曾在东...
卜居① 杜甫 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②对沉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注]①杜甫移居成都,在浣花溪边建草堂,此诗写于建草堂之前,“卜”是占卜之义,建屋之前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一番考察,是为“卜居”。②鸂鶒( x9ch@ )...
杜甫卜居翻译、赏析、拼音版注释与解释 卜居全文(原文):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卜居字词句解释(意思): ①浣花溪:在四川成都市西郊,为锦江支流,杜甫结草堂于溪傍。主人:指当地的亲友;有人认为...
《卜居》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上元元年(760年)春天创作的一首诗歌。当时,杜甫因战乱流离失所,最终选择在成都西郭的浣花溪畔卜居,建造了自己的草堂。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不仅记录了杜甫选择居住地的过程,更蕴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通过《卜居》,我们可...
杜甫的《卜居》一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居所,既展示了自然美景,又流露出诗人的情感与志趣。诗中首联交代了草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突出了其幽静的特点,并点明了选择此地的原因。这样的环境对于诗人来说,无疑是少烦扰、洗客愁的理想之地。颔联从人的角度进一步阐释了“林塘幽”的内涵,揭示了选择幽静之处的原因。
卜居杜甫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①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注】①溪(xīchi):水鸟名,比鸳鸯大而色多紫,俗称紫鸳鸯。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卜居”意为选择居处,根据诗歌内容看,诗人选择的居处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