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作于杜甫处于穷愁绝境之时。这组抒情诗的意义在于:展示了诗人当下复杂不平的心态,真切感人;融合了屈原等前人诗歌艺术表现手法并有所突破,使激越的悲情得到了动人的传达;标志着杜甫前、后期思想转型的最终完成。乾元二年(759)十一月,杜甫携家人一路簸荡,流落同谷,并和以血泪创作了《乾...
乾元二年(759)十一月,杜甫携家人一路簸荡,流落同谷,并和以血泪创作了《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这组抒情诗,无论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还是就其与杜甫前、后期思想的关系而言,都在杜集中具有重要意义。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杜甫 (一)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七古) 背景 原文、注解与赏析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评价 总目录 客居秦州、同谷时期简介(公元七五九) 乾元二年(759)七月,因关辅地区(关指关中;辅指三辅)饥荒,杜甫弃官而去,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从此结束了他的从政生涯,走上了后期漂泊西南的人生道路。这时史思明在范阳...
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古诗原文注释与赏析 其一 有客有客字子美①,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②,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③。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④。 【注释】 ①客,杜甫自称。②岁,这里指岁暮。时当十一月,故云。橡栗,即栎树的果实,似栗而小...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长镵长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作于杜甫处于穷愁绝境之时。这组抒情诗展示了诗人当下复杂不平的心态,真切感人;融合了屈原等前人诗歌艺术表现手法并有所突破,使激越的悲情得到了动人的传达;标志着杜甫前、后期思想转型的最终完成。这组诗,无论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还是就其与杜甫前、...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男儿生兏成名身已老》 作者:杜甫 原文: 男儿生兏成名身已老, 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 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 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 仰视皇天白日速。 赏析: 乾元二年(759),杜甫四十八岁。七月,他自华州弃官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十月...
唐代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注释: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有个游子字子美,满头蓬乱的头发盖过了耳朵。 有客:杜甫是寓居,故自称有客。子美:杜甫的字。杜甫和李白一样,都喜欢在诗中用自己的姓名或字号。 岁拾橡(xiàng)栗(lì)随狙(jū)公,天寒日暮山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