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李白四十四岁,杜甫三十三岁。李白刚刚被赐金放还,名满天下。而杜甫则是一个初入文坛的新秀。两人相会的地点是东都洛阳。李白到洛阳,是路过,目的是游览东都的名胜,拜访好朋友。杜甫在洛阳,是寄人篱下、寄居于姑父家里。他的姑姑这时已经去世了,杜甫留下来,目的是想着结交一些人脉,为未来出仕做官做准...
更令人唏嘘的是,此后李白的篇章中再无杜甫的名字,而李白的身影却还时常出现在杜甫的梦中。因为,李白是多情的,惟其多情,其文才会恣肆汪洋、雄浑飘逸;而杜甫是深情的,惟其深情,才会“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也所以在晚年,曾和他们携手同游的高适,才会无视李白的求助,而对困顿中的杜甫,却时加照拂。岁...
这时李白已经回到兖州,他的家在兖州附近的任城(济宁)。杜甫和李邕度过一个快意的夏天后,也到了兖州。他和李白在秋日重逢,他写出这样四句诗赠给李白:随后他和李白一起走入东蒙山访问道士董炼师和元逸人;他们白天携手同行,醉时共被酣睡,友情比去年在洛阳和宋州时又增进了许多;他们有时走出兖州的北门,到荒...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浩瀚星空中,李白与杜甫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交相辉映,共同照亮了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的辉煌篇章。他们,一个以浪漫主义的笔触描绘出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一个则以现实主义的镜头捕捉了人间烟火的真实面貌,两者虽风格迥异,却共同构筑了唐诗这座巍峨的文化丰碑。李白:浪漫主义的灵魂歌者 李白,这...
一、玄宗天宝3年夏,即744年夏天,足足小李白11岁的杜甫,于东都洛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的偶像--诗仙李白。彼时,李白早已名扬天下,却被玄宗疏远,继而离开了大唐皇宫。而杜甫虽风华正茂,却也是怀才不遇。(1)这一次的相遇,身为李白绝对粉丝的杜甫,并没有一味称颂,自己的偶像,毕竟李白此时很失意。而身为大...
仰望中国古代诗歌史星空,有两颗璀璨的星辰,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照耀古今,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言,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杜二人于744年初会于东都洛阳,分别于745年,短短不到两年,流传下来的诗篇,李白对杜甫的有三篇,杜甫对李白却有十五篇之多,且篇篇诗名中有“李白”之名,或是文人相惜,亦或是已打开文...
李白与杜甫相遇的几个细节,很多人有误解 公元744年和745年,是李白与杜甫相遇、相知、相交的两年。闻一多先生曾这样评价:“在我们四千年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但是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待了几个月?历来众说纷纭,导致很多细节比较乱。为了方便我们读诗,我们...
杜甫和李白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以下是一些关于他们之间的故事: 1.相遇相识:杜甫和李白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的洛阳相遇,当时李白已经名满天下,而杜甫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诗人。两人一见如故,成为了忘年之交。 2.同游梁园:李白和杜甫一同游历梁园(今河南商丘),在这里他们写下了许多...
在此后的日子里,杜甫一边进京谋事,一边回忆与李白同游开封和山东等地时的情景,禁不住想起李白的话和他们之间的友情,于是,先后又写了《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等诗,盼望着“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这...
杜甫和李白共同生活在盛唐的开元天宝年间,尽管两个人实际交往的次数并不多,但却结下了深厚友谊。这首《赠李白》就是杜甫记录与李白初次相逢的一首诗。 这次见面发生在天宝三年,也就是公元744年的夏天。当时,在唐玄宗身边担任翰林供奉、如日中天的李白遭遇了仕途危机。 在朝中权贵的谗言毁谤下,他被玄宗“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