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互欣赏与支持 严武对杜甫的才华和为人十分欣赏,而杜甫也对严武的文武双全和治理才能表示赞赏。两人之间的友谊不仅体现在日常交往上,更在杜甫的诗歌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例如,杜甫在离开成都时,曾写下《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一诗,以表达对严武的深深不舍和感激之情。 综上所述,严武与杜甫之间是深厚的世...
杜甫与严武不但是好朋友,而且是“世旧”之交——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与严武的父亲严挺之都是唐代名臣,想必他们也有过交往,或许也是好朋友呢。 杜、严二人还有个共同的朋友,叫房琯(音guǎn),一度官居宰相,与杜甫曾是“布衣交”,而严武的官职也有赖于房琯的推荐。可是,“安史...
[百家讲坛]诗歌故人心 2 小心事友生 杜甫与严武共事关系微妙 选集 更多 《百家讲坛》 20241217 苏门四学士——秦观 3 风雨中有我 《百家讲坛》 20241216 苏门四学士——秦观 2 特殊的待遇 《百家讲坛》 20241215 苏门四学士——秦观 1 这个后生不简单 《百家讲坛》 20241214 传世书信中的千面宋人 20 司...
严武对于杜甫一向非常欣赏,非常情深意切。杜甫也称赞过严武“诗清立意新”。杜甫比严武大十四岁左右,但老杜一直混得不行,要靠人家严武施舍点米,介绍个工作。俗话说“拿人手软,吃人嘴短”。于是,老杜写诗时,一般都是恭恭敬敬地称严武为“严公”、“严郑公”、“严中丞”等。而严武仅有一篇称老杜为“杜...
杜甫与严武的关系小议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别称杜工部,杜少陵,杜拾遗,杜草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出生官宦家庭,深受儒家思想,但一生又不得志,忧国忧民,留下1000多首诗,诗中多有流露出对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和对统治阶级,尤其是高级统治阶级的批判与痛恨,真实的再现了唐朝由盛及衰...
杜甫居蜀去蜀 杜甫与严武关系考辨 傅璇琮/吴在庆 【内容提要】杜甫与严武的关系自唐以来有两说,一为情谊深厚,一为杜甫酒后失言,严武耿耿于怀,杜甫几乎招致杀身之祸。有的论者对杜甫的诗作曲意附会,以坐实杜、严二人有“睚眦”之事;有的论者不从杜、严的上下级关系出发理解二人的礼数问题,竟以此为二人“睚...
他关系非比寻常,而且恐怕严武与他的关系比起高适来还要更加亲密,也更为复杂。杜甫和严武是世交,往来时间很长,他们应该从小就认识,杜甫比严武长了十四岁,论年龄应该算兄长,但论官职,杜甫却一直是下级。严武曾在肃宗朝中任给事中,其时杜甫与他同朝为官任左拾遗。杜甫充分利用了与严武“同朝为官”的机会,发展...
因为严挺之和杜审言是故交,渐渐地两家也就成了世交,两个人的儿子之间的关系也必定不错。杜甫来到成都之时,严武颇为高兴,这个世交的文才他是清楚的,可惜仕途不顺,何不帮他一把,但是这时候的杜甫早已有归隐之心,但严武还是经常带着仆从和酒肉去看望杜甫,杜甫写道竹里行厨洗玉盘,花间立马簇金...
杜甫的死因与严武没有关系。杜甫的死因:大历五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