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卷是唐代诗人、书法家杜牧的仅存墨迹,也是稀见的唐代名人书法作品之一。张好好是一名歌妓,容颜娇美,才华出众。杜牧的这首五言长诗,就是为她而作。诗中描写了作为少年歌妓的张好好始得高官沈传师宠遇,终因沈的去世而流落市井的不幸身世,寄托了对她的无限同情,是杜牧诗作名篇。诗载杜牧《樊川集》中,墨迹的末...
《张好好诗卷》为唐代杜牧行书代表作。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书法家。著有《樊川文集》。通观此帖,点画婀娜,娇抒姿态,如行云浮卷,又如山花娇绽。《宣和书谱》称杜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则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
唐杜牧行书《张好好诗卷》纸本,纵28.2cm,横16.2cm。 下期预告·汉隶《张迁碑》。敬请关注! 附一:这是个爱情故事里的悲剧。 传闻,杜牧和湖州名妓张好好是在南昌沈传师的府上认识的。当时的杜牧尚未成家,风流倜傥,而张好好美貌聪慧,琴棋书画皆通。参加宴会时两人经常见面,张好好倾慕杜牧的才情,杜牧爱上张好好的色艺...
《张好好诗》卷,唐,杜牧书,纸本,行书,纵28.2厘米,横162厘米。 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唐代文学家 、大和进士。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
【杜牧行书张好好诗卷】 《张好好诗》卷,唐,杜牧书,纸本,行书,纵28.2厘米,横162厘米。 释文: 张好好诗并序。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舞来乐藉中。后一岁,公镇宣...
唐代杜牧仅存墨迹,行书张好好诗卷 唐·杜牧行书张好好诗卷(展至2023年2月5日) 《张好好诗》为杜牧仅存墨迹,更是罕见的唐代名人法书名作。 诗中张好好,十三岁时“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得高官沈传师宠遇,但...
《张好好诗》卷,唐,杜牧书,纸本,行书,纵28.2厘米,横162厘米。 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唐代文学家 、大和进士。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以及黄、池、睦、湖等州刺史。晚年尝居樊川别业...
《(唐)杜牧行书张好好诗并序》 放大版 6张。杜牧唐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人。《张好好诗》,杜牧大和九年作并书。书体为行书。杜牧传世墨迹只此一件。其书字体姿媚,用笔劲健,转折处如孙过庭《书谱... 杜牧 行书《张好好诗》卷 杜牧 行书《张好好诗》卷。 杜牧 行书《张好好诗》欣赏 杜牧 行书《张好好诗》欣赏...
《张好好诗帖》,行草墨迹,是晚唐诗人杜牧存世的唯一诗稿,制作相当精细的麻纸。书用硬笔,笔法劲健,颇多叉笔。符合唐代书法的用纸、笔法的特点。系太和八年(834)32岁时所书。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
《张好好诗卷》是杜牧仅存的书诗墨迹,也是杜牧自撰诗歌并书的艺术作品。共四十八行,每行八字不等,为五言古诗。 诗的内容是对当时一位才华卓越,但一生遭遇非常不幸的歌妓张好好表示同情之意,并借此发挥自己的感慨之情。诗卷由于情绪饱满,不仅文笔清秀,而且书法更为飘逸。《宣和书谱》评论道:“(杜)牧作行草,气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