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欣赏曹操的雄才大略,他研究三国历史后,认为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失败带有偶然性。完全是那一场东风让火势扩散得太快,否则曹军不可能败退。因此杜牧才写了这首诗,讽刺周瑜的成功带有偶然性。诗中的“东风”可以做双重理解,一是实指公元208年赤壁战场上的自然天气状况,二是指周瑜成功路上的“运气”。从战场...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下面小编带来的杜牧《赤壁》原文及赏析。 原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 杜牧于会昌二年(842)出任黄州刺史期间,曾游览...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 杜牧于会昌二年(842)出任黄州刺史期间,曾游览黄州赤壁矶。站在滔滔东去的大江之滨,观“赤壁”而思史,回忆三国时代在鄂州赤壁矶所发生的吴蜀联军大败曹兵,从而尊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抚今追昔,兴之所至,挥...
🍀【赏析】 这是诗人凭吊赤壁古战场所写的咏史诗。它认为历史人物的成败荣辱具有某种偶然性。杜牧的这类绝句开宋人诗歌议论之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又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0...
《赤壁》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 1、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2、销:销蚀。 3、将:拿起。 4、磨洗:磨光洗净。 5、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6、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7、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
【赏析】首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通过一件古物——折戟,引发了诗人对前朝历史的追忆。这件断戟,虽经风浪沉淀,却依然坚硬如铁,未曾销蚀。诗人将它磨洗后,认出了它那昔日的字迹,原来这是赤壁之战的遗物。这一发现,不仅激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更为后文的抒怀作了铺垫。后两句“东风...
古诗: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释义: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赏析:这是诗人凭吊赤壁古战场所写的咏史诗。它认...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其诗 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 这篇杜牧《赤壁》赏析是来自于语文网小编的分享,希望在对大家把握文章中心思想有帮助的同时,还可以调动我们自学、探讨文学作品的`积极性以及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祝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杰作,通过描述赤壁之战的遗迹,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首句“折戟沉沙铁未销”,形象地描绘了战场上遗留的铁器尚未销蚀,暗示了战争的激烈与持久。接着,“自将磨洗认前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缅怀与追忆,通过磨洗这些遗物,他仿佛能认出它们所属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