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杜工部集》 《杜工部集》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文集。因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而被称为杜工部,其文集也由此得名。《杜工部集》保存了大量杜甫的诗文著作,包括1400余首诗,30余篇文,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杜工部集》 ...
杜工部蜀中离席(唐)李商隐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注释 杜工部:即杜甫。因杜甫被授有检校工部员外郎官衔,因此人称杜工部。这里表明是模仿杜诗风格,因而以“蜀中离席”为题。离群:分别。《...
《杜工部集》(涵盖诗圣杜甫一生的创作) 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 《杜工部集》是我国古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文集,现存诗歌1400余首,文30余篇。杜甫与李白齐名,并称为“李杜”。他的诗歌立足于忠厚,风格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
虽然“检校工部员外郎”根本不是真正的的工部员外郎,但这是杜甫此生当过的品级最高的官职。因此后世文人还是因为“检校工部员外郎”而称杜甫为“杜工部”。
成县杜工部祠堂(亦称杜少陵祠,杜公祠,诗圣祠,杜甫草堂),座落在县城东南飞龙峡口西面的山坡上。飞龙峡为青泥河(俗称东河)由成川入山的一个谷口。青泥河源于徽县麻沿河八条沟(《太平寰宇记》为左溪水),经红石门合白水流经成县,于成县史家坪村进入略阳县境,流经琵琶寺,在封家坝石门...
作为严武的参谋,杜甫也需负责与朝廷的往来。为了提升杜甫的地位,方便他与朝廷沟通,严武在广德二年(764年)向朝廷推荐杜甫担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尽管“检校工部员外郎”并非真正的工部员外郎,但这是杜甫此生担任的最高品级官职。因此,后世文人常因这一头衔而称杜甫为“杜工部”。
杜甫被称为“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的原因如下:一、杜工部 杜甫因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而得名“杜工部”。这是他的官职名称的直接由来。在古代中国,官职的名称往往成为对个人的一种尊称,尤其是对于那些德才兼备、有杰出贡献的人。因此,“杜工部”既是对杜甫的尊称,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的...
北宋翰林学士王洙取秘府旧藏及他人所有之杜集,整理编辑成《杜工部集》二十卷。至嘉祐四年(1059),苏州郡守王琪将王洙本杜集重新编定刊行,这就是后人所称的“二王本”。 这个本子是所有杜集之祖本,此后补遗、增校、注释、批点、集注、编年、分体、分类、分韵之作,均由此本化出。王琪北宋本已散佚不存,今可见...
杜甫的官职:杜甫在晚年时期,经好友剑南道节度大使严武的推荐,获得了朝廷授予的“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职。这是一个负责工部事务的官职,虽然带有“检校”(即代理、兼任之意)二字,但也体现了朝廷对杜甫的一定认可。“杜工部”的由来:由于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便简称他为“杜工部”。
一部杜甫集,半部唐代史。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杜甫生平 杜甫,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美誉,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卒于唐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