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任秦王兼陕东道大行台时期,房玄龄最先投靠李世民,而后房玄龄举荐了杜如晦,使得杜如晦进入李世民幕府,因此,二人起步阶段,自然房玄龄更胜一筹。不久后,房玄龄担任大行台考功郎中,杜如晦担任大行台司勋郎中,虽然二者官职都是正五品,但是大行台考功郎中负责掌管百官的功过善恶,而大行台司勋郎中则负责...
杜如晦和房玄龄都是唐朝贞观时期的杰出名臣,难以简单地评判谁更厉害。 杜如晦在分析判断形势、出谋划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善于做决策,还有治国理政之才。房玄龄则善于提供思路,两人相辅相成,被称为“房谋杜断”,皆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为贞观之治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排名中,杜如晦排...
房玄龄与杜如晦二人,在唐朝政治上素有“房谋杜断”之美誉。此称谓源于房玄龄善于谋略,而杜如晦则处事果断。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辅佐唐太宗,成就贞观之治。房玄龄,名乔,字玄龄,出身清河房氏,自幼博览经史,为唐朝名相、政治家、史学家,参与制定典章制度,监修国史,功勋卓著。杜如晦,字克明,出身京兆杜氏,初仕...
人生在世之十|房玄龄和杜如晦谁更厉害?唐太宗时期,有两位名相:房玄龄和杜如晦。房玄龄多谋略,善于出谋划策;杜如晦善决断,能够迅速做出决策。两人协力辅佐太宗、相得益彰,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往前推,到三国时期,作为“四世三公”大家族出身的袁绍,虽然名声和实力都很大,但却被曹操...
而在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的建议下,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李世民密召房玄龄、杜如晦,让二人化装成道士人府,共商计策。房玄龄建议发动政变,抢下政治主动权。李世民采纳了房玄龄的计谋,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了李建成、李元吉。不久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房玄龄任宰相之职长达21年,曾多次提出辞职,李世民不准...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说: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候,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
玄武门政变之前,李世民让自己的心腹尉迟恭带上佩刀去杀掉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位不仅是李世民称帝后的左膀右臂,在他还是秦王的时候,房玄龄和杜如晦便多次为李世民出谋划策。正常情况下,政变之前都是尽自己所有力量来拉拢同党,但历史上却记载了李世民在政变前夕令人杀杜如晦和房玄龄这件事,难不成是这两人...
628年,唐太宗李世民任命杜如晦继续统领着东宫的兵马,629年,因为发生了大旱,唐太宗李世民任命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一起处理问题,杜如晦和房玄龄一起辅佐朝廷,当时两个人在朝中和百姓心目中地位极高,可谓是有名的名相,也被人称呼为“房谋杜断”。 四、杜如晦病逝,被唐太宗李世民追思 ...
房玄龄与杜如晦皆出生在官宦世家,不同的是,房玄龄祖上更显赫一些,曾祖房翼是北魏镇远将军,祖父房熊是释褐州主簿,父亲房彦谦也是山东著名学者。而杜如晦则是襄州刺史杜吒的儿子。因为二人都出生在书香世家,所…
杜如晦是房玄龄推荐给李世民的,后来被重用,在李世民的政治生涯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步。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互相合作,一个谋划一个决断,而且默契非常,是一对很好的政治拍档。 房玄龄和杜如晦可谓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房玄龄任左仆射,杜如晦任右仆射,善谋善断,配合默契,在两人的辅佐下,唐朝初政治清明,社会安定,...